中国人喝茶的习惯延续了数千年,经历过药用、食用到饮用的过程。现在,喝茶早已不再简单为了解渴,而上升到健康养身的高度。客人到访,敬一盏好茶,不仅是礼貌,更是一种礼仪风尚。如果谁懂鉴茶之道,旁人自会对他刮目相看,今天我们就以白茶为例,从专业评茶师的角度教大家评茶鉴茶,分辨优劣。
专业评茶领域有个词叫“八大因子”。其实就是辨别茶叶优劣的八个维度。其中,茶的外形和内质各占四个因子。外形四因子,行话称作:条索、色泽、整碎、净度。
评茶时,把白茶干茶倒入托盘中,两手紧握着两个盘角保持水平,来回转十余次,使得盘内的白茶通过反复转动按轻重、大小分出层次。条形大、身骨轻的浮在上面,这就是所谓“面张茶”,条形细而紧实的在中部聚集,这叫“中段茶”,碎沫子被筛到底层,这叫“下段茶”。
从面张茶开始,用手轻轻抓取一把,在掌心中看粗细,松紧,色泽和净杂。之后看中段茶细紧、嫩度和重实程度。最后看盘中下段茶的碎、片、沫含量。综合分析上、中、下三段茶的比例,对照四个因子标准评定等级。
净度,说的是白茶中含的片梗或者其他夹杂物的含量,上好白茶是不含这些东西的。
整和碎非常容易观察到,而辨别色泽对外行来说绝对是个难点,专业评茶师看一眼就知道茶的新老好坏,普通人没有大量观察过白茶的经验,那就记住好茶特质,一般新茶以“银芽绿叶,豪白底,灰绿面”为佳。老白茶呢,这种“老油条”,特点是“乌褐油润”。在条索上,白茶以毫心壮、重实、紧直为好,轻飘,曲乱为差。
前面提到过,评辨茶叶好坏,还得看四个内质因子: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内质品鉴须“开汤”进行。泡好的茶,先闻闻它的香气,再观察汤色,品品它的味道,最后察看叶底。评茶师在闻香气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去“嗅”,因为杯子内热度的微小差异,都会令嗅到的香气偏差很大。大家在嗅的时候要注意辨别香气高低强弱以及香气是否自然(化学香剂闷而燥,而叶香则自然、灵动)。假如不能立刻辨别香气的好坏,也不能反复去闻,人体嗅觉感官是有“记忆”的 ,短时间内交叉反复闻,会令嗅觉混乱,之后再闻其他东西,总会感觉是同一种味道。
下面该聊聊滋味了,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论点,提到品啜陈年老白茶,我们总习惯说这是“舌尖享受”或者“唇齿生香”。其实口腔专家早就给出了不同观点,我们口腔内味觉灵敏度较高的位置其实是在“舌根”而非“舌尖”,试着回想一下在喝苦丁茶的时候,是不是口腔靠近喉咙处的“舌根”部先感到涩苦,而后这种感觉才涌到舌侧和舌根?所以,白茶茶汤入口,要让茶汤充分接触味觉细胞,在接触的瞬间辨别滋味的浓淡、薄厚、甘甜等。从陈放了十五年的老白茶中,除了品到甜润细腻感,还能体会到丝丝枣香和初显的药香味。
评茶师看白茶的汤色,只注重两点,一是润,二是透。行家都说,白茶的茶汤就像流动的琥珀,新茶犹如棕珀低调黄润,老茶如血珀红亮通透。
喝完茶汤,就看最后一个内质评审因子:叶底。
前面7个标准,多多少少有点“欺骗性”,评茶师不会被“骗”,但普通人就难以把握了。
“叶底”才是最诚实不过的,一般人靠眼观,手触都容易分辨。白茶和其他茶类通用的规则是,看肥嫩度和柔韧度,肥厚的,柔软的就好。因为它经过热水冲泡而没有被“冲散”,相反,假如叶底涣散枯涩,硬碎的就是次品,有时候,即使闻过香气,品过茶汤都感觉不错,一看叶底乱散枯涸,这种茶也绝对不能叫好茶,只能说它是在水的作用下,现原形了。
掌握前面我们说的这八个感官评审因子的评断方法,大家就能对茶叶优劣有一定认识了。其实,专业评茶师评茶还会涉及“理化”评审,那是今天我们所讲“感官评审”的延伸,理化评审涉及更多专业领域知识,我们会在日后逐步向各位分享渗透,现在,您可以顺手收藏这篇文,方便将来对比学习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