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4000多年前,古人已开始种茶制茶。四川是茶的原产地,西汉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凡将篇》记载了二十余种药材,其中有一种是“荈诧”,这就是四川地区产茶最先的文字证据。
先秦时期:饮茶从四川开始
我国茶树最早是生长于南方。神农氏的部落最早可能生息在川东和鄂西山区。他们在这里首先发现茶的药用,进一步把茶当成了采食的对象。后来,扩散到四川更广泛的地区,并且在茶的食用基础上首先发明了茶的饮用;所以,我国饮茶和把茶叶的生产发展成为一个事业,是从四川开始。
我国的古文献的明确记载秦汉以前产茶地区只有川东的巴族地区。秦灭巴蜀后,茶的饮用才传播到中原地区。巴人最迟在周代已将茶作为珍贵作物,作为向周王朝献纳的贡品。巴国境内“园有芳蒻、香茗”,芳蒻即磨芋,香茗即茶叶。可看出当时巴国境内茶树已有人工栽培,并达到相当水平。除四川东部的巴人产茶叶外,川西的蜀国境内同样出产茶叶。先秦时期,北方是不产茶叶的,只有四川出产茶叶,这是许多研究者的看法,是较为客观和公允的。
两汉魏晋时期:成都茶馆盛况空前
两汉时期,四川的茶事活动的有关记载增加了许多。首先是产茶地区增多。不仅司马相如《凡将篇》记载蜀郡有茶,而且扬雄《方言》也认为:“蜀西南人谓茶为蔎”,说明蜀地产茶叶。有明确记载:汉代广汉郡之什邡“山出好茶”;犍为郡“汉有盐井,南安、武阳皆出茗茶”;川滇黔边区之平夷郡“山出茶、蜜”,而且名山县的蒙顶山也盛产茶叶。其次,当时的四川已经有了茶叶市场,茶叶已成为市场流通的商品。再有就是寺观之僧道已经栽种茶树,食用茶叶。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茶叶生产的大发展时期,种茶和饮茶已遍及南方各地区,饮茶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饮茶的人增多,甚至有了茶粥。茶粥就是略加茶叶熬成的粥。饮茶人的增多,出现了茶粥店铺。张载的《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的诗句,说明当时人们在成都的茶馆里饮茶的盛况。
唐宋时期:蒙顶茶登上茶中宝座
唐代的茶叶生产是巨大发展的时期,茶叶产地遍及南方各地,茶叶的产量大幅增加,种茶和制茶技术有很大提高,饮茶风气盛况空前,影响直达边疆各族人民中,甚而成为生活必需品。此时四川的茶叶生产仍处于全国之前列,彭州、绵州、蜀州青城县、邛崃、雅安、名山、泸州等地,皆为茶叶产地。
五代时期,四川的茶叶生产规模又有扩大,彭州增加了洪雅、昌阖,出现了邛州的临邛(今邛崃市境)、临溪(今蒲江县境)、思安(今大邑县境)、火井(今邛崃市境)茶叶新产地;在蜀州则新增晋原、洞口、横原(今崇州市境)、味江(今都江堰市境)等茶叶新产地。唐和五代时期,四川最负盛名的茶就是雅安的蒙顶茶。人们不仅把蒙顶茶视为人间的珍贵饮品,而且还将蒙顶茶当作灵丹妙药,有益寿延年,脱胎换骨,返老还童,羽化登仙之神效。蒙顶茶也因此成为四川向唐王朝进贡最多的一种茶叶,也登上了茶中之王的宝座。此外,绵州的神泉小团、昌日兽目是茶中佳品;蜀州横原所产的雀舌、鸟嘴、麦颗等茶也名重当时;彭州蒲村、堋口、灌口等地所产饼茶亦有重名。唐代川西的丘陵和山区是人工种植茶树最多的地方。全国最负盛名的茶叶中,就有雅州蒙顶和绵州昌明,占了五分之一。
随着全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茶叶的经济重心也逐渐地由四川慢慢向东转移。宋代有多种著名的茶书,很推崇东南茶叶。福建的茶叶质量是东南最好的,其茶质已超过四川。川茶产量虽然比东南多,但质量未上去。
即使如此,在宋代,四川茶叶产地仍不断扩大,产量也比唐代增加。这是因为四川有适宜茶树生长的优良的自然条件和人民长期种植茶树的经验,且劳动力充足。宋末连年战争,社会经济横遭摧残,茶叶生产进入衰落时期,从此四川茶叶在全国茶叶的经济地位显著下降。
元明清时期
在元代,松潘、黎、雅地区藏族所需茶叶已经单独形成一个品种,区别于其它各种川茶。这也就是后来所称的“边茶”,其产自天全、雅州、汉源等地区,后扩大至邛州、名山、峨眉、夹江等地。元代川茶的制法仍以末茶、饼茶为主,民间茶饮继承宋代遗风,散茶有较大发展。
进入明代,四川有保宁、夔州、邛雅、叙州四大产茶区,所产茶叶多调运西北藏族地区互市。在我国茶叶制法和饮用史上,元末明初是从末茶到叶茶,从烹煮到冲泡的转折时期。明代的四川已普遍推行雅茶和叶茶,团茶渐被淘汰。
明黄一正在《事物绀珠·茶类》收录全国98种名茶,其中四川就占了21种,即20%。如出于蒙顶山顶的在唐以前为仙品的仙茶,出于雅州中顶山的雷鸣茶、泸州的纳溪茶、南川茶、黔江茶、彭水茶、武隆茶、邦都茶、峨眉茶、泸州茶、石泉茶、永宁茶、天全茶、建始茶、宾化茶、白马茶、涪陵茶、毛茶、火井、思安茶、真香和香山茶等。
历经明末和清初的长期战乱,川茶业受到重创。康雍时期茶叶业生产获得恢复与发展。此时种茶面积、茶叶的产量比起明代都有大幅增长。但在清中期,川茶业再次中衰。而鸦片战争以后直到清末,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长期在国际茶叶市场首屈一指的世界茶叶老大逐渐被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日本的茶叶所排挤。
民国时期,四川茶业受到极大摧残,日趋衰落。原因是政治腐败,军阀更迭,战祸不断,加之川茶注重于内销,相当封闭,因循守旧,产量锐减。
当代川茶:打造千亿茶产业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的茶叶产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四川省的茶叶栽培总面积328.35万亩,茶叶总产量为16.92万吨,茶叶的总产值为67亿元。四川无论茶叶种植面积还是茶叶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川茶在当前全国的影响力与浙江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云南普洱茶等相比,无论是区域品牌还是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都存在较大差距。
2014年3月13日,四川省政府发布了1号文件,即《关于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我省建成国内外知名的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文化基地……打造大品牌,扩大出口规模,建成千亿川茶产业。”具体建议和措施在1号文件中非常明确。重点打造两个区域品牌,支持川茶集团等优势企业建立品牌联盟,重点建设20个规模20万亩以上的茶产业基地强县,建设生态高效茶叶基地和规模化有机茶园,重点支持销售额达到5亿元以上的竹叶青、川茶集团等龙头企业……同时还明确指出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支持茶产业、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茶马古道等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开发茶文化养生、体验、休闲观光等项目。不难看出四川的茶业在四川的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四川茶业的大机遇已非常公平地摆放在各位茶业界人士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