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岩枞
青茶类中乌龙茶,有岩有枞有不同。数青茶之中,乌龙最为盛名;乌龙之中,岩茶、单枞最为珍贵。有好事者曾云:乌龙始祖为岩茶,三坑两涧质最佳;凤凰山中出单枞,十余花香自茶中。岩与枞,都为乌龙却不同,虽工艺相近,却因产地、树种等差异,让茶滋味相似而不相同。
产地:自闽南闽北至广东台湾,几大区域都是乌龙茶的故乡。其中,闽南北盛产岩茶,广东则多为单枞。最知名的顶级大红袍产自闽北,新起的水仙则多产自闽南,而单枞类则主要源于广东凤凰山一脉。
当然,事无绝对,如今主流的岩茶单枞其产地已经不再局限,前述区域也并非只此一种或一类茶叶。只能说地域不同,茶相同而味有差。
岩与枞:乌龙茶中岩茶及单枞都可谓经典精品,二者有较近的外形、几乎同色的茶汤、引人回味的香气、相似的制作工艺,等等。岩与枞,虽为乌龙,始终不同。
1. 叶底之差— 岩茶之为叶,讲求完整肥厚,鲜嫩却内含滋味,叶片绿润带光,所谓的“砂绿润”;单枞之为枞,同等级下外形条索更为粗壮、条索肥厚紧实,色褐且油润有光。
2. 滋味之差—岩茶滋味,饱满醇厚,茶汤入口,起先冲击强烈,持久而润滑爽口;单枞口感,浓醇回甘,茶汤回味柔情似水,不浮夸却口有留香。
3. 汤色之差—岩茶需焙火,虽程度不同(有中焙火、高焙火之分),却让茶汤呈现偏桔黄或深沉暗红之色,茶汤油亮反光;单枞亦需焙火,但相比岩茶汤色,单枞冲出的茶汤则多为橙黄,清澈透亮,不较岩茶色深。
4. 茶香之差—岩茶之香,沉稳浓厚,饱满中带有丝丝焦糖甜味,类似豆浆韵;单枞之气则多为花香,传统单枞就可列出20余种不同类型的鲜花芬芳,茶香清淡却持久绵长。
岩与枞,有别亦有同。产区、工艺、叶底等差异造就了不同的青茶,同时也丰富了乌龙的种类。细品之下,即是茶无定味,多饮之后,方知适者为佳。
再谈岩枞
1. 岩茶之韵,所谓岩韵,往往是辨别岩茶等级、制作工艺优劣的一项指标。岩韵之感,入口香甜,过喉之后茶味变弱但反出淡淡涩味,可算茶汤收尾时体现的底蕴,似同轻舔鹅卵石的口感,是为岩韵。岩茶品质越好越是正岩,同等条件下多是岩韵味更足。
2.大红袍是茶,更是工艺。饮岩茶之人,岩茶四名枞不算陌生,大红袍、铁罗汉、水晶龟、白鸡冠之名可算如雷贯耳。细究岩茶发展历程,其实如今所说大红袍虽已自成一类岩茶,但在旧时或是传统制茶师眼中,红袍实为岩茶工艺的最早一脉,当下各类岩茶不过红袍工艺的调整和升级,不过红袍的衍生品类。
3. 单枞的花香,若是天然正宗,之所以生出,无外乎茶之本身滋味所含。单枞茶树的树龄、生长环境、嫁接配种等都可能让一片树叶蕴含花香。茶汤散发之味,其实是树种自带。当然,经验丰富的制茶师通过工艺流程的把控和优化,也能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提升或发现其中的香气潜力。
4. 岩茶单枞的复焙火。因岩茶、单枞的制作过程相较红茶不同,焙火之后省略初发酵一步,因而,若存放不当或工艺不佳,往往新茶出炉一年左右,易出现返青现象。品饮岩茶、单枞时,若口中出现青味,此时亦莫慌张。茶友可取酒精灯或灶炉,选用干净锅具加热几分,控制得当即可消除青味;当然,若出现返青,有大师指点或直接交由制茶师复焙,其效果更佳。
5.最常见的岩茶,肉桂、水仙。传统岩茶、单枞,因其茶汤口感及茶叶特性,对如今较多茶友而言并不适宜,因而肉桂、水仙等新品类岩茶应运而生。相较传统岩茶口味偏重的特点,肉桂水仙则更显中庸(肉桂口感略重于水仙),符合更多人的饮茶习惯。到当下,肉桂水仙已成为岩茶的代表性作品。
6.岩茶品鉴,兰花为底(茶叶带有兰花香)则多为精品。兰花的幽静纯粹结合岩茶的粗犷、饱满,在岩茶品评界往往都能归为精品行列,稀少且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