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大多数普洱生茶都是有形态的,而不是散的?
首先我们先看看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中的描述:
第3条术语和定义中:
3.1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型。
3.2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
3.3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第4条类型与等级中:
4.1普洱茶按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普洱茶(生茶)、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按外观形态分普洱散茶、普洱紧压茶。
4.1.1普洱散茶按品质特征分为特级、一级至十级共十一个等级。
4.1.2普洱紧压茶不分等级,外形有圆饼形、碗臼形、方形、柱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
从以上国标中可以看出,普洱茶(熟茶)可以是散茶,也可以是紧压茶,但散茶要注明等级。职业打假的人士注意了,很多普洱茶大品牌生产中都忽视了这个问题!普洱茶(生茶)只能是紧压茶。
普洱茶为什么制作成紧压茶?从历史形成上观察是有原因的。唐宋时期,茶叶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即规模生产和销售。那时的茶叶是“蒸而成团”,及“龙团凤饼”。既有方便运输,也有便于征税的原因。
另外,还有利于保留茶叶品质的原因。因为那时的茶叶大部分是小叶种,且更接近于近代的绿茶工艺(题外话,古代的茶叶不属于任何一种我们现在熟知的茶类),如果以散茶的形式保存,很快会氧化,而压成团则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茶叶风味。当时间进入明朝,国内的茶叶加工和饮用形式已经向散茶快速转变,再到清朝后期已经完全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六大茶类。
最后,客观上讲,紧压茶有利于后期转化(陈化过程)。陈化的原理还不是很清楚。有人认为是后发酵或持续发酵过程,也有人认为是氧化过程。对应的是保存条件是密封保持温度湿度和通风供氧。
2、湿仓茶都是“不好”的茶吗?
普洱茶各项研究中,关于仓储即陈化过程的研究是最薄弱的。因为没有合适的标的物,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
“干仓“和”湿仓“是民间说话,没有明确的定义。干仓和湿仓也是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干湿之分。
行业内通俗的认为,干仓茶是指在湿度较低的环境存放普洱茶,让其自然缓慢陈化,产生陈香品质,这种茶叶称之为”干仓普洱茶”;湿仓茶是指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存放普洱茶,使其快速转化,有较明显的湿仓味,或通过“做仓”处理,也叫入仓,企图以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环境,例如增湿、增温、不通风等等,使茶品快速陈化。茶色如老茶般陈旧,但口感、品质、香气却不是老茶样子。
广东仓是不是湿仓茶?应该区别对待。很多专业的广东普洱茶仓储,都会确保避免因湿度长期超过一定条件而发生霉变的事情。对于这类仓储茶,应该称为广东仓,而不是湿仓茶。
湿仓茶或者准确的说做仓茶好不好的问题?因人而异。对于这类争议,国际上也有公论,即消费者的知情权。告诉消费者怎么回事,让消费者自己去判断和选择。可惜,很多这类生意人,隐瞒是为了更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