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面积70平方公里,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
武夷茶叶产制历史久远,在宋代,武夷茶作为北苑贡茶,受到宋朝几任皇帝的青睐。元大德五年(1301年),高兴之子高久奉命到武夷山监制贡茶,并在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创设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制作贡茶。至清初武夷茶随着乌龙茶的出现而崛起,而这个阶段,武夷岩茶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山北以天心寺为中心的区域。
那么所谓的三坑两涧,到底是指哪些地方呢?
林馥泉先生《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一章 “茶园概说”之第三节“产茶面积及其分布情形" 称:“武夷重要之产茶地多在山坑岩壑之间,产茶最盛而品质较佳者有三坑,号武夷产茶三大坑,即慧苑坑、牛栏坑及大坑口是也。
林馥泉先生指出,倒水坑是慧苑岩的支流。那么倒水坑自然随主流慧苑岩一起,并入三坑之列。所以三坑两涧应该是: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
林馥泉先生《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张天福1994年出版的《福建乌龙茶》中也提到“武夷正岩茶,产于武夷山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等地。
三坑两涧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北麓,是武夷正岩茶区的中心点,也是武夷山正岩的岩茶产区里五个比较独特的,能产好茶的地方,它们地理位置独特,产出的岩茶尤其韵味十足,最能体现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特征,故而成为一流武夷岩茶产地的代表。
慧苑坑
慧苑坑武夷山当地人也称慧宛坑,位于玉柱峰北麓,慧苑寺所在处,平均海拔262米,是武夷山岩茶产区中核心地带。
三坑两涧中区域最大,在牛栏坑的北侧平行线上,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地,史上传说中的八百名丛出自这里。直到今日仍有铁罗汉、白鸡冠、白牡丹、醉海棠、白瑞香、正太阴、正太阳、不见天等珍稀名丛在慧苑坑内静静地散发着馥郁的茶香。
慧苑坑四周山岩林立,其貌似盆地。气候与众不同,潮湿而水土丰茂,地质层厚,砂砾多。上游的留香涧和来自倒水坑的小溪,在慧苑坑汇合,流向章堂涧。慧苑坑山谷深幽,日照短,终年云雾不断,冬夏季短,春早秋长,茶树芽叶在秋冬季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性生长,故而慧苑坑水仙树众多,老丛高丛也得以颐养天年。这里的水仙茶树上长满了青苔树挂,也使得这里出产的老丛水仙带有特别的木质味,劲道十足,对味蕾的刺激不输于肉桂。
牛栏坑
牛栏坑位于章堂涧与九龙窠之间,为武夷山风景区三条重要沟谷之一。
牛栏坑两旁危崖悬翠,茶园雅布,一条曲涧凝翠柔水细流,空气中充满着茶叶的清香。牛栏坑涧谷土质肥沃、日照较短,两侧山岩上淋沐而下的山泉水和良好的自然植被,为茶树生长提供绝佳环境,成为武夷岩茶最重要的产区。
沿涧有石砌磴道,原为通往天心岩的重要通道。景区修好通往天心岩的公路后,这里行人渐少。涧谷南侧为杜辖岩北壁,有“虎”、“寿”等摩崖石刻。产自牛栏坑的肉桂品种,香气独特,滋味迷人,岩韵悠长,有“牛肉”之称。因地理限制,牛栏坑中的茶树种植面积很有限,最佳采摘时间也非常短,仅有3至4天,加之武夷岩茶的加工制作工艺繁琐复杂,制作精良品质优异的“牛肉”产量就更小。因此,被视为武夷岩茶中的佼佼者,风向标和优质产品的代表,在茶界却是无人不知的。
大坑口
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俗名大坑口,进入大红袍景区的公路就是沿着大坑口修的。从景区公路入口到天心岩的一段岩谷叫大坑口。就地理来说,九龙窠(kē)所在坑涧与大坑口属同一山谷,而母树大红袍所在的位置就是在九龙窠。大坑口——九龙窠沿线集中了许多景致,标志性的弥勒佛像,佛像背倚一块峻峭岩石,石上一“佛”巨字。武夷山景区最大规模的佛教寺院—天心永乐禅寺也在这条线上。
大坑口是传统茶区之一,在两侧的山岩上分布先民开垦的茶园,层层叠叠。这里环境优雅,水土环境良好,日照适中,谷蜒风习,植被茂密,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悟源涧
马头岩南麓,有一座窄小幽谧的峡谷静静坐落。峡谷内,一条清澈、笔直的涧水汩汩流过。涧水淙淙,幽兰芬香。三仰峰诸多山头流出的小溪流,汇集到马头岩,形成了涧的源头。涧水一路流淌,注入到山脚兰汤村的池塘沟渠,最后汇入了九曲溪。而马头岩所产肉桂品种,有“马肉”之称,也是品质优良的武夷岩茶。
徜徉在悟源涧,涧旁的石径,静谧安祥,一条条横石铺就的石阶蜿蜒向前方,禁不住令人悟“道”思“源”。峡谷的左侧山壁上,“悟源涧”三个石刻字古朴而醒目,这正是清乾隆年间江西茶商捐资修建石径的题刻。
流香涧
流香涧位于天心岩北麓,从大红袍景区入口步行往水帘洞方向50分钟便可到达。涧水在崖壁的遮荫下汩汩流淌,涧旁多花草,水上常飘落叶凋花,蜿蜒在山崖缝隙之间,常有恍若隔世之感。
明朝诗人徐火通游历此地,不忍离去,题名 “流香涧”。流香涧,产区环境优雅宜人,游客经过此地也会坐落休息,听听溪水,享着谷中兰香。此地产出的茶,喝起来也是悠哉悠哉,不急不缓,汤水也尤其细腻,想必是流香涧孕育的性格吧。
主要参考文献:
[1] 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2] 张天福《福建乌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