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争议满满的大红袍
普洱茶
一说到武夷岩茶,很多茶友都不禁会想到“大红袍”。
确实,大红袍的成功给整个武夷岩茶品类带来了极大的推广和助力,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但同时,关于大红袍的争议也一直存在,而且已经到了很有必要把大红袍说清楚的时候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这个话题。
首先,大红袍既没有传说的那样神秘,也不止九龙窠那几棵。它,只是一个优良的茶树品种。
据武夷山老茶人们说,九龙窠崖壁上的那几棵茶树,以前叫“奇丹”。是一种灌木型中叶种茶树,紫红芽叶,属武夷山本地野生种。民国时《蒋叔南游记》中记载,除了九龙窠,天游岩、珠帘洞等处也有生长,产量极少且价格昂贵。
奇丹之所以改名大红袍,据说是当年吴石仙(1845年-1916年,字石仙中国近代海派画家)游览天心寺时,僧人以茶招待。
吴品赏之后,大加赞叹,于是,主持便带他去九龙窠看茶树。时值黄昏,夕阳如血,丹岩如火,映衬的茶树红光闪闪,如同披了一件红袍。吴石仙问起茶名时,主持脱口而出:大红袍。
大红袍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张天福。这位后来成为茶界泰斗的茶学专家,与后来被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抱着科学救国的伟大理想,先后来到武夷山,进行包括大红袍在内的茶树品种调查。
遗憾的是,他们的研究,因为时局动荡,刚刚开头就中断了。
 
真正进行实质性研究工作的,要数姚月明与陈德华。姚月明系解放初安徽农大毕业生,来到武夷山后,对大红袍产生浓厚兴趣,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80年代无性繁殖成功了大红袍。
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他的研究只能悄悄地进行,移植的茶树只能以“北斗”名之。陈德华系五十年代福安茶校毕业生,80年代任武夷山茶科所负责人时,应用无性繁殖技术,也培育成功了大红袍,同时制作出成品茶。
 
目前“大红袍”可分为三类
1.母树大红袍
母树大红袍长在武夷山风景区里的九龙窠峭壁上,只有6棵。
2007年起武夷山政府决定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特别管护,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确保其良好生长。
所以我们现在是喝不到母树大红袍做成的茶叶的。
 
2.纯种大红袍
大红袍,作为一个优异的岩茶品种,茶专家们当然希望能够把它流传下来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获得成功,表明可以大规模栽培和种植这几株茶树树种。
简单来说,就是从母树大红袍上取枝扦插,培育出的后代。据掌柜所知,目前,武夷山全市可供制作的大红袍茶园面积有4万多亩。
我们一般也把这些培育出来的品种称为奇丹、北斗和雀舌。
 
3.商品大红袍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拼配大红袍是1985年陈德华老师主导下推出至今的。
目前也是市场上正宗大红袍的主流,拼配是以水仙、肉桂、雀舌等武夷各种优质茶,调和出香、水、汤俱佳的茶品。
 
拼配好不好?
有些人会觉得是质量一般的茶才会拿来拼配,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片子《寻找大红袍》,说武夷山现有纯种大红袍5万多亩,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因此才有了拼配或叫商品大红袍。
但有的说拼配好,有的说纯种好。但事实上,我们都不能忘记一个本质上的问题,就是不管是什么茶叶,只有好的成长环境,好的制茶工艺,才能成就一杯好茶。
 
如今市面上的问题
大红袍商品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武夷山的许多茶厂纷纷效仿,生产冠名“大红袍”的商品茶。生产的厂家多了,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现象。甚至出现外地厂家生产的冒牌“大红袍”。
为了保证大红袍商品茶的质量,武夷山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制订了包括大红袍在内的国家强制性岩茶质量标准。随着大红袍的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红袍商品茶已成了武夷岩茶的品牌代表。
大红袍=武夷岩茶的时代已然过去,在现在的武夷岩茶市场,当真可以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只要你真的喜欢这茶,何必在乎是纯种还是拼配呢?
你只需要一杯适合自己的茶,足矣。
作者:茶友之家
日期:2023-12-0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