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山介绍 > 普洱茶山头 >
漫淡普洱茶六大茶山之倚邦
普洱茶
说到云南普洱茶,大家经常会提到大叶种,小叶种。今晚会说一个陌生的名称——柳叶种。成熟的树叶,呈现出柳叶状,通常称为柳叶种。
这个概念很重要,也许在5年以后,大家谈论的不再是古树和台地;而是修剪过的茶树和没修剪过的茶树,柳叶或者非柳叶。
这个树种的代表就在倚邦,古六大茶山中早期最出名的茶山。如果说易武茶山是现在公认的六大茶山之首,那么,倚邦茶山在1920年以前的数百年间,应该是古六大茶山之首。所以,今晚首先请大家记住一个词,柳叶种;作为讲述倚邦茶山的开始。而倚邦茶既然在1920年以前就如此出名,自然会伴生有一段辉煌的历史。而这些历史,又跟一个名词紧密相连——倚邦茶马司。
 
查阅历史,在明隆庆四年,车里宣慰使划分十二版纳时,六大茶山合为一个版纳,称茶山版纳。版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县的意思。县级区域,茶山版纳,即把所有茶区合并为一个县来管理。茶山版纳的治所便设在倚邦。从明隆庆四年至清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所在地。为行使皇家管辖权而设置的机构,即为倚邦茶马司。
在倚邦老街,仍然可以看见当年马帮走过的青石板路。这些石板路诉说着一段我们根本无法相信的历史。倚邦茶马司,是当时政府管理茶叶的机构,跟现在的公司毫无关系。去过倚邦老街的茶友,都会有种诧异:古人是否脑筋有问题,怎么会把县政府设置在山坡上。
 
往倚邦山下20公里左右,就是目前的象明乡政府所在地,大河边。不在平地上设置政府,非要在山坡上,很狭窄的地方搞个政府管理机构,真是为难人。实际上,这跟交通有关系。
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政府从昆明经思茅至倚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铺成的运茶马道,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而倚邦茶山,正好位于思茅、易武、攸乐、蛮砖,等主要茶区的汇合处。守住这个唯一的通道,即可控制滇藏茶马古道的核心。
 
那么,倚邦茶为何会走向衰落呢?主要是战争。农民起义引发的战乱,使得人员迁往易武,成就了易武茶六大茶山之首的位置。同时,倚邦茶山的茶树也在战乱中被破坏了很多,产量急剧下降。在古代六大茶山的排名中,倚邦第一,蛮砖可以跟倚邦齐名,直到清末的战乱,才使得这个名次发生了变化。
倚邦茶区,包含曼松、曼拱、曼昆、倚邦街、三家村等寨子;其中,曼松的茶历史上一致被列为贡茶。很多人都知道,迄今为止,普洱茶的天价茶一直不是老班章,而是曼松。而曼松的贡茶,又是一个改写了普洱茶定义的茶,即小叶种普洱茶。对于搞学术的人来说,最难解释的就是,曼松的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官方定义,普洱茶是云南大叶种晒青茶。而曼松,一直就是普洱茶最传统的茶区。
 
倚邦目前既有大叶种普洱茶,又有小叶种普洱茶。据考证,小叶种的来源是四川地区的茶籽在这一地区播种。有传说是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时候,为了安置掉队的士兵,给了些茶籽在当地种。诸葛亮当然是从四川出发的,所以把孔明尊为茶祖,就是从这里来的。当然,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考证过的历史研究成果是,诸葛亮从来就没有到过西双版纳。这些小叶种茶树,估计是四川地区的人带到西双版纳来种植的。毕竟,在历史上的某些朝代,汉族的统治比较残酷;而版纳地区,一直是少数民族自治。因为地广人稀的缘故,外来的外族人谋生较为容易导致周边地区经常有人移民到版纳。在倚邦既有大叶种也有小叶种,说明了历史上,倚邦确实曾经是一个商家云集,外地人流动人口经常来往的地区。他们带来一些非本地的树种也属正常。正如目前在云南,最近这些年也有台湾茶商栽种,来自台湾的高山乌龙茶树等。
 
倚邦茶因为较多小叶种茶树的缘故;其特点跟易武茶相比,非常不同。倚邦茶树,比易武未修剪的茶树低矮;大体可以认为是小乔木种;叶小、芽细、节短。这些跟四川绿茶非常接近。今年大滇制作的五星倚邦古树来自曼拱,除了具备倚邦茶特有的小叶种的香气,也有大叶种的厚重,涩较轻,回甘很好。由于倚邦茶经历了若干年的修养生息,目前的茶质值得期待。
作者:大滇说茶
日期:2023-12-06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