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茶道,弘扬茶文化,绝不是要人们消极遁世、无所作为,而是让人们每临大事时有平和的心态,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种植茶的国家。这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时代。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而有文字确切记载的历史亦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汉宣帝时,蜀地有位叫王褒的人,在其撰写的《僮约》中就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
茶是中国的国饮,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谁家不喝茶?来了客人,谁家不上茶?文人七件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茶;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少不了茶。明代学者高濂曾言:“人固不可一日无茶”。千百年来,茶早已不再仅仅是一种物象,而已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国人习以为常、日用而不知的文化传统。
然而,茶又是什么呢?茶文化的精髓何在呢?
从本源价值上说,茶是一味药。人们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就是看重其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中说,“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唐本草》中也说:“茶味甘苦,微寒无毒,祛痰热,消宿食,利小便”。《本草纲目》又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从文化和教化意义上说,茶是一味心药。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是说严格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不逾矩、不乱来;俭德,简约淡泊,严于修身,自律修德。
唐代诗人卢仝所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对茶之功效,由浅入深、由物质到精神说得很清楚:“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这话说得可能有些夸张了,却也形象地道出了茶具有使人安静、淡然之效。
更进一步讲,喝茶、品茶,还可以引发人们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正所谓:喝茶之意不在茶,在思也。思考什么呢?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头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华,四道清甜韵味暇。其中滋味不正像人的一生吗?——“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青年,“万里勤劳,也等是壮年,绣衣持节”的中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老年。可是再浓酽甘甜的茶水,也要归于平淡;再辉煌华丽的人生,也要落下帷幕。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诚哉斯言。
懂得了茶,融入到茶文化之中,我们在为人处事方面,就多了一个选择。朋友来了,以茶会友,“寒夜客来茶当酒”,“一盏清茗酬知音”,何必饮酒伤身呢?倦了、烦了,来一杯清茶,“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面对世间种种诱惑,清茶一杯,洗尽凡尘,“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多么逍遥自在。
可见,茶文化博大精深,确有慰藉心灵、化育社会之功效。因此,弘扬茶文化,理应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确有现实必要。
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却如影随形,比如,心浮气躁、道德缺失、唯利是图、贪赃枉法等等。出现这些问题,不是一天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也绝非一日之功。对这些问题,当然需要综合施治,久久为功。方式方法有很多,概括起来讲,无非他律、自律两大类。他律的内容有很多,规则、法律等等都包括在内。与他律相比,自律更具有根本意义。所谓自律,也就是加强自我修养,立德、立言、立行,“道德当身,不以物惑”,“修之至极,何谤不息”。加强自律,有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就是学习茶文化,修身养性,涤烦益思,涵养精神。
当然,品味茶道,弘扬茶文化,绝不是要人们消极遁世、无所作为,而是让人们每临大事时有平和的积极心态,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清静有为,正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