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似针,白毫密披,色白如银”,这是一般人对于白毫银针的认识,这种茶按制茶种类分,属白茶中最高档的茶叶,产于闽东和闽北的福鼎、政和两地。
由于它全部采用单芽为原料制作,仅从观赏的角度看,其整个茶芽为白毫覆盖,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在冲泡时,福鼎产的白毫银针,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而政和产的白毫银针,一般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在福鼎,其实一直有制芽茶的传统。早在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福宁州志· 食货· 贡辨》中就写道:“芽茶84 斤12 两,价银13 两2 钱2 分;叶茶61 斤11 两,价银1 两4 钱7 分9 厘。”这段文字说明了明朝时期的福鼎商人已习惯将茶叶按等级卖出不同的价格,而决定等级的关键,正是芽头质量。
在中国红茶销售一枝独秀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白茶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是相当低调的:福鼎在嘉庆元年(1796 年)首创了银针以后,到咸丰六年(1857)和光绪七年(1880 年)分别发现了茶树良种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但直到光绪十二年(1885 年)才始制商品化的白毫银针;而政和在光绪六年(1879 年)发现政和大白茶,到十年后(1889 年)才制出白毫银针。习惯上,人们把福鼎生产的银针称为“北路银针”,政和生产的叫“南路银针”,而白毫银针有时亦叫做“银针白毫”。
在整个19 世纪的茶叶风云里,福鼎临海的小镇白琳成为茶叶交易的重地,各方客似云来,人群摩肩接踵。按照清乾隆己卯年(1759 年)任福宁知府的李拔所编撰的《福宁府志》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可见白琳茶叶的名声之大。而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所出的《福鼎县乡土志· 商务表》则载:“白、红、绿三宗,白茶岁二千箱有奇,红茶岁两万箱有奇,俱由船运福州销售。绿茶岁三千零担,水陆并运,销福州三分之一,上海三分之二。红茶粗者亦有远销上海。”
另一篇《福鼎县乡土志· 物产》也记载:“茗,邑产以此为大宗,太姥有绿芽茶,白琳有白毫茶,制作极精,为各阜最。”从这些书面材料中,我们就知道,在19 世纪末,福鼎茶叶的最大集散地白琳已产白茶,但产量与销量在茶中是最少的,全县只有2000 箱。这时候,福鼎最有名的茶是白琳工夫,而刚刚成为商品茶的白毫银针一般被用来拼配红茶出口,因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属于比较小众而高档的茶类。
一些欧美市场的消费者,因为喜欢白毫银针的形态,讲究在喝红茶时加入少许白毫银针来增加美感和提高档次,而这也成了一种时髦,反过来又促使中国茶商扩大白茶的生c产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