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山介绍 > 普洱茶山头 >
喝茶看“山头”,到底在看什么?
有位文玩兼茶叶爱好者说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买翡翠看坑口,喝茶看山头。的确,喝茶讲山头成为许多茶客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为何会流行起“山头”概念呢,喝茶看山头,到底在看些什么?
 
1“山头”概念存在于不同的茶叶圈子
最早开始玩“山头”概念的应该是在普洱茶圈,一个个“山头”被捧上神坛,甚至成为普通茶友眼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譬如那几个著名的普洱山头:老班章、冰岛、景迈、昔归等。
 
“山头”概念可不是孤例,而是存在于不同的茶叶圈子,另一典型代表就是岩茶圈的“山场”文化。平时有喝武夷岩茶的朋友,对当地的“山场”文化或许已有一定的了解。
 
传统的武夷岩茶山场这样划分:正岩茶地(以著名的“三坑两涧”为代表,品质上乘但价格不低)、半岩茶地(品质也不差且价格能接受)、洲茶地(受山场条件限制,高端茶难做,走量为主)。
 
简单来说,就是看茶叶生长于什么样的环境, 海拔、地形、土壤、水源、光照等因子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茶叶品质,因此,有了 “一山一味”之说。
 
同一茶树品种,栽于不同的山场,可孕育出不同风味的原料茶青,茶青形态看似相差无几,实则因生长环境的不同,鲜叶各内含物质的比例早已有了区别。
 
就拿武夷岩茶中的肉桂来说,有些香幽,而有些香冲,这其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光照条件。若茶树生长于光照充足区域,茶树内的酚氨含量就越高,制作出来的肉桂香气更冲;而长在坑涧里的肉桂因光照较少,茶树内的酚氨含量较低,呈现出的香气则更清幽。
 
喝茶,到底该不该看“山头”(山场)
如今,茶叶市场信息环境庞杂,对于一般茶友来说,很难有足够的注意力与精力去分辨茶叶的好坏,“山头”文化其实是一种符号化的产物。
 
比如在岩茶圈,人们一提起“三坑两涧”,茶友会给予普遍的认可。那是因为在一些权威专家的引导下及资深茶友的实践总结中,人们形成了对这一类茶的“刻板印象”,提到“三坑两涧”的岩茶,便会与优质岩茶联想到一起。
 
在这种认知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为优质山场产好茶的概率确实更大,这样可以让茶友们少走一些弯路,尽早觅得好茶。但是呢,如今的名山头猫腻也不少,很多外地的茶商一到制茶季便涌到全国各个名茶区,插个牌子发个朋友圈,表示我的茶都是来自名山头。
 
因此,一味地迷信“山头”概念是不可取的,不管是普洱茶或是岩茶,辩证地看待“山头”(山场)这个概念才是正确的饮茶态度。
作者:佚名
日期:2018-12-2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