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六大茶类中,红茶的滋味其实要更甜一些。物质含量更丰富的黑茶、乌龙茶,虽然茶味醇厚,但是也没有红茶香甜。有朋友也怀疑,这红茶的甜哪里来的,不会加糖了吧。
茶叶的甜味,源于茶叶中含有的糖类、氨基酸等物质,糖类物质对应的是茶汤的甜味,氨基酸主要对应的是茶汤的鲜爽滋味。
关于茶叶含有的糖类物质,茶学系中有更为详细科学的解释,这里提到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红茶加工中物质变化与品质形成的关系》一文,作者:段红星,邵宛。据文中所说:“鲜叶采摘以后,不能再借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物质,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
在酶的作用下,双糖和多糖水解成分子量较低的单糖,供呼吸作用时消耗基质的需要,糖类总量在不断减少。单糖在这一过程中也在被消耗减少,但由于其它糖类的水解作用所形成的单糖超过消耗,因而单糖含量反而增加,这将大大增进茶汤滋味的浓度和甜度。”
大概看看就行了,学术类的文章,枯燥乏味是难免的,结论只需要知道,在发酵的过程中,茶叶的单糖含量会增加,从而使茶汤更甜。
氨基酸是鲜爽滋味的主要呈味物质,含量越多越鲜爽。绿茶重鲜爽滋味,这也就是说绿茶的氨基酸含量是茶类中最多的。氨基酸的含量与茶树品种和生长环境有关,茶树的品种这是基因问题,先天因素无法改变,这是决定茶树原料品质最重要的因素。生长环境是后天因素,海拔高,温度低,云雾多,茶树受到的光照少,这导致茶叶需要更多的时间生长,也就是生长周期长,这使得茶叶含有的氨基酸含量积累的更多,所以高山茶要比低山茶的滋味更为鲜爽,回甘度更好。这也说明了,茶树的种植区问题真的很重要,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营养,才能培养出好的茶叶原料,不过这也是名优茶种的炒作热点。
关于红茶的甜,很多茶友认为红茶里加了糖。其实加糖的红茶在市场中确有存在,而且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虽说加糖的行为不妥,掩盖茶的质量,本质也是“假茶”,但值得庆幸的是加糖对身体没什么危害。红茶加糖也没啥技术含量,在茶叶进行揉捻工艺时加入白糖,揉捻出的茶汁与白糖混合,附在茶叶表面,糖加得越多茶汤越甜。加糖后的红茶不仅滋味更甜,香气和外形也会有变化,经过烘焙后,加糖红茶会有焦糖香,非常浓郁。糖的黏性很强,所以茶叶外形更为紧结,光泽非常亮,我这可不是夸加糖的红茶好,本质依旧是不道德的事情。
糖的甜跟自然茶叶的回甘甜区别很大,加糖红茶的茶汤入口后,舌头马上就能感受到甜味,这种甜就像糖水、饮料一样,特别是喝凉下来的茶汤,这种甜更加明显。虽然甜,但这种白糖甜下降也很快,因为糖分附着在茶叶表面,一泡二泡后,糖已经全部溶于茶汤,后续茶汤的甜味会断崖式下降,甚至没有了甜味。正常茶汤的回甘,是细腻的甘甜,可不是白糖这种简单粗暴的甜腻感。
加了糖的红茶,干茶的茶色更深一些,茶汤滋味不够纯净,口感也不够顺滑,口腔感觉不清爽。如果泡得太浓,茶汤还会有点苦,就是糖焦了的那种苦。
如果你喝到的红茶有这种滋味和口感,得留心喽。这种加糖红茶,不分价格的,各种层次的茶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