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判断一款大益茶的价格是否合理,通常有两个锚点。传统产品可以将历年7542作为参照物进行系统的评估。高端精品则可以将班章大白菜系列作为参照物进行系统的评估。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大益茶已经脱离了这两个范畴,若用以前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必然会犯下巨大的错误。
从2018年开始,大益集团就开始对主要产品进行全面的升级,其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开始注重大产区;第二产品多拼有老料、陈料;第三,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大规模采用大树茶。在这样的理念下打造出来的产品,既不同于7542这样的经典茶,又与班章大白菜这样的小产区古树拼配有所不同。
严格来说,评估大益新茶的价格是否合理,既要结合历代7542这样的经典产品,又要参考班章大白菜系列的产品。以上两者各占多少比重,目前也没有靠谱的说法。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同样一款茶,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这种分歧作用于市场后,必然会导致价格的剧烈波动——有人因此而发财,同样也有人因此招致亏损。
对于原料升级后的大益茶,其价格要遵循什么样的走势,它需要多方面的磨合。大益集团的态度,经销商的摸索,二级市场的认可,零售市场的表现。只有这四方面达成一致后,大益茶市才会趋于稳定。
首先来说厂家的态度,目前厂家对相关产品的原料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其配货价也随之攀升。但对产品在大益茶市中的表现并没有太多的评述。从去年的沧海再到最新的高山韵象,大益集团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产品本身上面。至于投资市场这块,台面上是没有什么大变化的。我认为,大益这样做不是不看重投资市场,而是太看重投资市场了。大益集团想要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投资茶周期,他想知道这些新品在这个周期内最高能升到多少,最低又能跌至多少。然后结合具体情况再做相应的调整。
经销商是厂家的耳目,市场上的一举一动都会通过经销商汇集到茶商那里。在产品销售上面,经销商与厂家的利益高度一致。经销商除了要关注现有的新品,还要把握市场的后续需求。谁都知道,一时的赚钱不叫赚钱,一世的赚钱才叫赚钱。没有谁比经销商更适合做探索者,也没有谁比经销商更迫切地想成为探索者。
升级后的大益茶想要得到二级市场的认可关键在于产品能否为投资者带来足够的收益。短期内的大幅上涨只能满足做短线投资者的需求,对于做中期、做长期大益茶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正在暗中观察着一切。等到这类投资者下场后,新一代的大益茶才能算得到二级市场的全面认可。
大益茶进入千元时代,这在品饮市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作为消费者,大部分人的心情都很矛盾。当大树茶成为市场主流,大家都迫切的希望大益来做大益茶。等到大益的大树茶出现在市场当中,大家又很难适应这类产品,毕竟习惯了百十元的大益新茶,再来买千元一片的新品,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
等到消费者适应了升级后的大益茶,二级市场就会随之稳定下来。经销商会把消费者与二级市场的情况反馈给大益集团,大益集团又会结合反馈对新品进行微调。到那时,大益茶市就会真正稳定下来,并且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