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票,茶引票据的简称。“茶引”的最初性质是茶叶的贩运凭证,相当于“卖茶许可证”。北宋末到南宋时期,“茶引”的性质发生了从“贩运凭证”到“专卖税”的转变。
“茶引”钞面的内容,代表了茶商为获取茶叶专卖权而付出的金钱,以及在茶叶销售中所赚取的利润。所以,“茶引”也就具有价值符号的作用,它可以转让、馈赠、买卖,甚至可以代替货币。
咸丰以后,茶叶引制渐废,为增加税收,官府向茶商发行茶票,以票代引,按票纳税。民国时期,由于茶叶生意的繁荣,逐渐衍生了茶庄、“茶票”和中国丝茶银行。
天津是我国北方的交通枢纽,水陆码头,便于商业贸易往来。早在18世纪,南方的茶叶就通过水陆运到了天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茶叶批发商相继涌向天津贩茶,对天津茶业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茶叶经营店增多。
由于茶叶生意红火,钱币不够流通,中国丝茶银行发行了代茶币应急。1925年,“中国丝茶银行”发行有5元的代茶币,印刷精美,红黄色,镂空花边,4个角印有“伍”字。上面自右至左横印“中国丝茶银行”6字。当中是扁椭圆形的采茶图,左右两旁均竖写“伍圆”字样,外加灰色镂空花边,再在两旁各竖写“天津”两字。“采茶图”下面自右至左横写“凭票即付国币伍圆”8字,再下面自右而左横印“中华民国十四年”7字。
1949年后,随着国家金融体系的建设,用以茶叶交易的“提货凭证”慢慢退出了市场,2012年6月,香港茶票交易中心把茶票这种文化传承下来,同时开创一种茶交易的新模式。“茶票”的复出让沉睡了大半个世纪的“茶票”重新回到在人们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