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泡茶时喜欢观赏茶叶在水中浮沉的姿态,还有人喜欢看茶汤,有时候汤色的好坏能反映茶叶的质量。通常来讲,若是用盖碗来泡茶,一般能泡上五六次,并且汤色也很漂亮。如果继续泡下去,泡上十几回,那么茶汤大概率就变成“无色无味”。想来也正常,当茶叶内含物质差不多被完全析出,茶汤自然失去风味,变得索然无味起来。茶叶泡久了自然没了颜色,但是为什么有些茶叶泡了两次之后汤色也很淡?
原因主要有3点,第1是因为有些茶叶本身汤色就很淡,像绿茶、白茶等,冲泡出来的茶汤汤色很清淡。首先我们要知道,茶叶中的色素主要分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脂溶性色素,是不溶于水,黄酮类物质和花青素是水溶性色素,能溶于水。经过杀青的绿茶,因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保留了很多叶绿素,又因为绿茶不发酵,绿茶茶汤保留了很多绿色的格调。
而其他经过发酵的茶,不管是微发酵还是全发酵又或者是后发酵,往往经过发酵的茶叶,茶汤都会偏重,发酵程度越重,茶汤汤色就越浓。这是为何?因为茶汤主要受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反应影响,而转化生成的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便是茶汤汤色的主要表现。所以绿茶的茶汤是清淡透亮的,以绿色格调为主,不会出现红浓的汤色。而经过全发酵的红茶,茶汤就是红浓的。
白茶的汤色就要看类型,银针的茶汤以浅黄为主,白牡丹以杏黄为主,寿眉以橙黄为主,老白茶的茶汤较深,当然也要看是多少年份的,年份越久的老白茶,茶汤就会越深。一般新白茶的茶汤还是很清淡的,淡黄,像银针的前两泡,基本是素白色的,颜色很淡,就好像没有颜色。所以我们也别太惊讶,这是正常的,还没泡开,汤色不显,后面接着泡,颜色就明显了。
也就是说,有些茶汤色不显眼罢了,并不是没有颜色。当然也不排除茶叶本身质量有问题,这便是第2点原因,可能是茶叶品质出了问题。茶叶的原料、加工工艺以及后期贮存若是有问题,那么就会影响茶叶品质,也会影响汤色。茶叶内含物质不丰富,工艺很差,又或者是存坏了,那么很可能风味不好,感觉了无滋味,不见汤色。第三个原因是冲泡方式可能不正确,很多人不在意冲泡手法,乱泡一通,不讲究水温、水质,茶水比例等,那么可能泡不出好茶汤来,汤色也不显。
有的人前两泡泡得太久,茶叶内含物质差不多已经析出,自然后面几泡颜色就很淡。有的人茶叶投得太少,注水太多,也容易不显汤色。有的人不管什么茶都用沸水长时间浸泡茶叶,以至于煮熟、烫坏茶叶,使得后面几泡的汤色很淡。总的来说,一般茶叶不会泡2次就没有颜色。可能本身茶叶的汤色就以清淡为主,看着像没颜色。当然不排除有冲泡方式不正确和茶叶品质有问题这2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