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山介绍 > 普洱茶山头 >
云南山头茶介绍之小户赛
地理位置:小户赛是勐库十八寨之一,位于勐库镇北边,距离公弄村委会4.00公里,距离勐库镇18.00公里,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公弄村委会。
 
生态气候条件
小户赛海拔1800米足有,年平均气温20.00℃,年降水量1750毫米。小户赛古茶生长于勐库大雪山的山脊上。小户赛背后的大茶山上有两条很大的溪流从山顶留下来,一条穿过寨子,一条从寨子旁边溜走,也就是小户赛人们说的茶山沟壑茶山河,在这样的海拔、水源、气候等条件都充足的情况下,无疑为小户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种茶养茶环境!
 
小户赛历史
云南乃至世界茶叶之源,归结下来是源于古濮人对云南大山深处野生古茶树的驯化。云南布朗族和佤族是古濮人的后裔,上千年前,勐库大雪山野生群落里边边顺山势流下两条泉水,流经小户赛、公弄一带,泉水带下野生茶籽,在两岸生长,这里居住的布朗族先民通过人工驯化,将其培育为最早的勐库大叶茶。
 
元末明初,北方游牧民族拉祜族人,来到这片小户赛这个山水相依的地方,受布朗族影响,他们开始辛勤劳作、种植茶树,从此在这里扎根,以茶为生,并把背靠的这座大山尊称为“大茶山”。到了现在,大家愿意把大茶山里的茶树称为“茶祖”。
 
布朗族训化了茶树,但从拉祜族的进入开始,勐库茶区茶叶栽培才得到大规模发展。勐库很多布朗族、拉祜族茶园历史都要比冰岛村(1485年)还要早很多。明初,傣族进入勐库管辖,建立了少数自己的贵族茶园,并给予勐库很多地方命名。到了清末,勐库地区经历过区域战乱,很多拉祜族被迫离开勐库,逃往澜沧、缅甸一带,很多茶园由同样因战乱迁徙进来的汉族接管。小户赛、那蕉等地至今依然还有很多拉祜族坚守着他们的茶园。
 
山高路远,解放后计划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种植理念并没有太多影响到小户赛,信息落后,这里的茶树没有被砍伐,没有被矮化,依然保留了最早的姿态。从宏大的历史来看,小户赛是个幸存之地,这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勐库茶区最古老的发展历程。走进小户赛,放眼望去,古树茶在房前坡上随处可见,勐库悠久的种茶历史在这里真实而鲜活地展现着。我们不得不感谢拉祜族,这样一个淳朴而质朴的少数民族。
 
小户赛茶园情况
小户赛古茶园是勐库古茶园中未被矮化过的少数古茶园之一,也是目前勐库地区古树茶茶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保留最好的村寨。小户赛在古树普洱茶中的名气可不小,一些茶友甚至称小户赛的茶为“赛冰岛”,影响力非同一般。
 
小户赛古茶园留下来的较多与它的交通不便有很大的关系,河水阻道让小户赛福祸皆得。滚岗河,茶山河从邦马大雪山上流下来,一左一右一前一后将小户赛的三个寨子隔在中间,进小户赛的大路小路都要经过这两条河,每逢下雨,河水流量加大,人与骡马难通过。六至九月雨季,土公路泞烂连汽车也无法进去,两条河的阻挡减慢了小户赛老茶园改造的速度,也让古树茶园得以保存。
 
小户赛拉祜族居多,占总人户的70%,拉祜族住在梁子寨和洼子寨,这两个宅离的很近,小户赛面积最大、年代最长的古茶园大部分在这两个寨。梁子寨的古茶园是勐库也是双江保存的最好的,树围都超过1米,树高超过5米的古茶树成林成片的至少还有300亩以上,有十多株古茶树树围都已经超过150厘米,树幅宽展,根扭盘枝那形态不是两三百年就能长成的,那应该是明代或者更早时期种的茶树,小户赛虽然交通不便,但因古茶园面积大,各地茶厂和茶商春秋两季都在梁子寨定点收购这片古茶园的茶。按照主要因子概括,见如下描述:
 
茶园面积:1000亩左右
 
其中古树茶:800亩左右
 
小树茶:200亩左右
 
茶叶年产量50吨左右
 
古树茶:80%左右
 
小树茶:20%左右
 
古树茶概况:
 
平均树龄:约200~300年
 
平均树高:约3
 
平均树幅:约5~8米
 
小户赛茶特点
 
外形上,小户赛古树茶叶片肥壮,梗圆,当年新茶汤色清亮嫩黄,有宝石的璀璨感。香气属于比较高亢明锐一类,从冷杯香到茶汤咽下后扑出来的香气都展现的清新热烈,而且口齿留香之感非常浓烈。茶汤入口苦弱,涩味比苦味微重但相比其它茶区要淡一些,苦味化的速度一般,回甘生津非常明快,回甘产生的甜味能够迅速稀释苦味,总体来说是偏水甜香扬一类的茶。
 
品尝口感:韵感宽广,野韵花香带蜜香,层次感丰富,令人沉醉!
 
冲泡:温杯醒茶,用150毫升盖碗,投茶8克,滚水轻浸一下干茶秒出。
 
1—3泡,轻嗅茶杯,一股凛然之气便顺着茶杯直入鼻腔,顿时令人很舒爽,既能感受到古树春茶的鲜爽,也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野韵;入口时茶汤平和,汤感柔和;细细在口中来回感受,水路非常细,下咽后间隔几秒,口腔立马就回甘生津;并且挂杯持久。
 
4—5泡,入口能感受有苦涩感,涩显于苦,快化开;甜度极好,有喉韵,挂杯香浓持久;香气层次柑丰富,蜜香带淡淡的蔗糖香。可以说,经过前三泡,此时茶汤中的香、甜已经完全美融合,内含物质已逐渐被稀出来。品尝时,茶汤的饱满程度会让人特别愉悦!
 
6—8泡,入口涩显于苦,苦化为甘,香气,蜜香中带花香;喉韵明显,甜度及持久性好,柔和度和细腻的水路完美的诠释了这款茶的特征;茶气足,润度好,在口中激荡起的略显霸气茶汤,已不由言说,让人有种想亲自去到产地,感受天地造化的自然环境。
 
9至10泡以后,水路一如既往的细腻,苦涩味化得非常快,汤感饱满,茶汤在口中花香悠长,润度好。
 
后段至尾水,虽滋味在渐渐减弱,但是“香、甜”始终存留口中,一丝丝的凉韵慢慢在整个口腔中回荡。按照不同因子总结,见如下描述:
 
条索:较肥大,梗圆,叶壮
 
汤色:淡黄清亮
 
香气:蜜香袭人,高锐,杯底留香
 
滋味:回甘快,茶水清甜
 
水性:醇绵持久
 
茶韵:绵长
 
喉韵:舒爽,持久
 
生津:两颊及舌底生津
 
耐泡度:较高
 
总体而言: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唇齿留香。
作者:梦海
日期:2021-11-1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