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效率的提升
2021年云南茶叶总体的生产效率是一个不断优化提升的情况,大的茶企开始加码投资实验室。而小到个体的一些茶叶加工者,也从基础茶叶原料的加工迈向了再加工或者深加工的这个进程。而生产效率在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加持下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源产地的溯源体现
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我以前看到的一个是薄荷塘的4户人家的溯源。另一个就是老班章村多家的溯源,比如老班章村15号用一吨晒青毛茶发酵熟茶。比如福海6星老班章的原料老班章村99号。当这种源产地的溯源体现不断出现。一些顶级纯料茶的山场价值就会被体现出来。而不是像现在有些打着名山村寨名气纯料茶而不是声明拼配茶的品牌茶。以后的诚信度会受到用户的质疑。这对于云南茶叶顶级山场来说是一件好事,慢慢地透明公开一些信息。用户查证茶品的真实信息会更进一步。
对于正规做茶人来说,这并不会影响什么。什么季节什么价格,什么品质什么价格,什么数量什么价格。想要顶级稀少独树独季茶,那就得付出关系和代价。这都是随行就市的。但对一些蹭热度的做茶人来说,可能以后越来越难做了。
三、茶叶市场行情的走势
冬季,是历史传统集中加工紧压茶的时节。但现在的茶厂几乎是全年不间断生产的现代化工厂。而接近年底又是茶叶市场的消费旺季。而下半年以来品牌流通茶茶市行情总体向下,而这种情况跟社会运转有一定关系,滞胀之后品牌的部分顶部茶品会有一定的上涨,而接近年底,大部分品牌茶的中间商是需要回笼资金追新品的,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稳不住破发的情况,当然一些大资金的注入会短暂的拉升一些茶品价格,但长期来看还是看众多小散的持有时间和认可能力。
而原料市场到了年底也是给各供货商和茶农清账的时间节点,可想资金在原料市场中也是很大的。这些资金茶企可能更充裕一些,市场中间商就相对要紧凑一些,零售市场一个售价内卷,一个销量下降。利润是在不断下降的。生活成本是在不断上涨的。
四、云南茶叶品质的天花板
云南茶叶的品质是依托云南特殊的山场环境和茶树品种再加上适合的工艺形成的,从2000年以来,随着茶厂的生产加工产业链的提升,不管是茶品的安全卫生问题、茶园的管理问题、茶树品种的延续。这些都会呈现在每年的新茶品的品质上。就近几年来说不管是独树单采还是拼配制茶。茶叶的感官品质其实已经到了天花板。好茶该有的美好感官香气和甜韵味。已经不会再怎么提升了。因为这就是品质的天花板了。而现在不管是做独树单采纯料茶还是大师拼配制作的拼配茶。大家其实在茶品上做的大多是在品质上差异化的风格茶品。比如香型、比如包装、比如形状、比如格调、比如品牌故事。
把一款茶在某一些方面做得更突出,再或者把云南茶叶原料提供给外省来做组合产品,比如柑普茶、菊花普洱等等。而在一些未被市场大量开发的品类,已有一些人在做,但最后谁胜出得未来才知道。目前主流依然是普洱茶、绿茶、红茶。
五、陈年云南普洱茶的故事
按2000年左右来云南做茶的一些前辈的话说,目前所谓2005以前能留下来的茶品,大多是这么些年没有卖出去的,卖不出去的茶品肯定是有一些原因的。而能留到现在品质好以及价格相对不贵的茶品,其实是不可能的。这靠听或者看是断定不了的。还得是喝并且有相应的样本年份茶记忆。
这不前些天我跟朋友(10年茶龄长期喝茶)喝的一款三无熟茶,香味和口感都不错,但商家说是2000年左右的,而我和朋友都感觉年份不对,当时我判断是2010年后的,后面多方搜索,找到同款包装另一个商家标注是2015年的。但这个茶销量很好,评价也很好。口感跟价位也匹配。要什么自行车嘛。
当然,有些茶商或者收藏客会故意留着一部分自己认为好的茶品,而这些茶品好不好就看个人的喜好,只要不变质没卫生安全问题的陈年普洱茶,就像玩古玩,看准认为值就入,看不准入了就打眼认栽呗。而陈年的流通品牌茶也是一样的道理。认为值就值,自己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