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茶与水,都有哪些专著?
自从饮茶进入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享受和文化艺术领域以来,人们对饮茶水品的选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
 
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
 
清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分八耳。”
 
可见茶之于水,关系至深。这是因为水是茶的色,香,味、形的体现者。
 
人们饮茶时,赐予的物质体现,产生的愉悦快感,以及留赠的无穷意会,最终是人们通过用水冲泡茶叶后,经眼看、鼻闻、口尝方式提供给人们享用的。
 
如果水质欠佳,人们在饮茶时,既闻不到茶叶的清香,又尝不到茶味的甘醇,还看不到茶汤的晶莹和茶姿的变幻,甚至给人带来“厌恶”之感。
 
那么,也就失却了饮茶(尤其是品茶)给人们带来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享用,品茶也就失去了前提。
 
所以,古往今来,人们在“论茶”时,总忘不了“谈水”,很自然地将茶与水连在一起。
 
鉴水试茶的
 
有鉴于此,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鉴水试茶的专著,如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
 
宋代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
 
明代徐献忠的《水品》、田艺蘅的《煮泉小品》;
 
清代汤蠹仙的《泉谱》等,都是历史上研究饮茶择水的专著。
 
至于谈茶兼论水的,为数更多
 
主要的有唐代陆羽的《茶经》;
 
宋代蔡襄的《茶录》赵佶的《大观茶论》唐庚的《斗茶记》;
 
明代罗寨的《茶解》、熊明遇的《罗芥茶记》、许次纾的《茶疏》顾元庆的《茶谱》;
 
清人陆廷灿的《续茶经》梁章矩的《归田琐记》等。
 
这些著作,对茶与水的关系,包括对宜茶水品的认识、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都有精辟的阐述。
 
为今人宜茶水品的选觅,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很多见解,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疯子
日期:2022-03-0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