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山介绍 > 普洱茶山头 >
比教科书还全的普洱茶山头知识
普洱茶的口感和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根据普洱茶区的地理分布,来判断该茶区
 
的普洱茶的特点?
 
普洱茶主要产区总图(蓝线为北回归线,红线为东经100°线)

从上图可以看出,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分布在云南西南部的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我们在澜沧江与北回归线
 
交汇处,将普洱茶产区按“刚、柔、苦、涩”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西北茶区(刚)、东南茶区(柔
 
)、东北茶区(苦)、西南茶区(涩)。声明一下:这里讲的“刚柔苦涩”是四大板块的主体特点,也
 
有小茶区有自己的特点(回复 m 查看各大山头的特点),而且苦涩只是特点并非缺点,能苦尽甘来涩
 
化生津就是好茶。
 
古树茶群落分布区域特点:东、北部地区较少,西、南部地区较多(请对照上图研究),沿澜沧江两岸
 
平行分布,回归线以北受自然条件影响,茶树品种变异明显,其中大理州以北地区为大叶种向小叶种过
 
渡区域。
 
100度茶
以东经100度附近茶叶原料为最佳。澜沧江进入大理州后一个急转穿越了100度经线,在这一线轴上从北
 
到南贯穿了凤庆、大雪山、勐库、双江澜沧、景迈、巴达、布朗山等著名茶区,生长在这些地区的茶被
 
称为“100度茶”。

西北茶区的特点:刚
西北茶区包括:冰岛、昔归、勐库、懂过、大雪山、南迫、糯伍、坝卡、大户赛、小户赛、坝糯、坝歪
 
、地界、邦骂、亥公、坡脚、忙肺、茫麓山、邦东、娜罕、丙山、邦改、忙波、那赛、忙蚌、章外、邦
 
协、邦木、邦丙
 
一、西北茶区生态非常好,古茶树资源最多,高纬度高海拔(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气温较低,雨量
 
较少。
 
二、生长在这一区域的茶享受着澜沧江的滋养,内含物质丰富,香高味浓,气息刚劲,条形肥壮,水浸
 
出物含量高,经久耐泡,一般冲泡次数均在20泡以上,这也是云南普洱茶的重要品质标志。
 
三、西北茶区被认为是云南大叶种茶的故乡,亦是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区内有众多规模连片的野
 
生茶树群分布并保存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野生茶树(勐库大雪山世界古茶谷一号)和人工栽培大茶树
 
(凤庆香竹箐)。
 
 
东南茶区特点:柔
东南茶区包括:易武、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困鹿山、麻黑、丁家寨、落水洞、刮风寨、弯
 
弓、曼松
 
一.东南茶区受金沙江、澜沧江和元江包围,大部分地区山势平缓、气候宜人,茶树生长环境良好,因
 
而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均匀、香气馥郁、入口爽滑,没有太强烈的刺激感,具有“柔”的特点;
 
二.在东南分布着大片的古茶树群落,历史上的古六大茶山(即:莜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
 
撒【易武】)就在该区域;
 
三.古六大茶山是云南现存茶叶典籍记载最多的地方,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其悠久的历史本身就已成
 
为了普洱茶辉煌历史的一道风景线。
 
 
东北茶区的特点:苦
 
东北茶区包含:千家寨、茫芽、景东、镇沅、小景谷、早荞地、苦竹山、老乌山、无量、景谷大白茶、
 
小古德、白莺山
 
一、东北茶区的茶树散布、稀少,尤其是古茶园离公路较远,交通不便。
 
二、高纬度高海拔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茶树多为中芽种和迟芽种,由于白天日照充足,光合作用
 
合成物质较多,夜晚温度低,茶树呼吸产物消耗较少,营养物质得以积累,昼夜温差大,较大的提高了
 
茶叶的生物产量。
 
三、茶树生长受紫外线影响,茶多酚、生物碱合成较多,茶叶具有“苦”的特征,利于普洱茶后期降解
 
合成。
 
 
西南茶区的特点:涩
西南茶区包含:班章、那卡、景迈、布朗、南糯山、邦盆、贺开、巴达、老曼峨、曼糯、景洪勐宋、勐
 
海勐宋、忙景、帕沙、上允、邦崴
 
一.澜沧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山势平缓、纬度低,受热带及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光照充足,雨量充
 
沛,相对湿度大多在85%以上;
 
二.湿润潮湿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酚性物质的合成高于其他内含物质,由于生物碱的含量
 
相对不足,因而由茶多酚带来的涩味相对突出,所以有“涩”的特征;
 
三.海拔低、气温高、昼夜温差小、热带雨林特征显著,因而茶树发芽早、叶绒丰富、叶距较长、持嫩
 
性好;
 
四.土壤为黄红壤,大部分地区有机质含量均在3%以上,为一等优质茶园土壤;
 
五.该地区的种茶历史悠久,因而古茶园分布较广,且三高一低的大叶种特征在此区域最为明显(即:
 
茶多酚含量高、生物碱含量高、水浸出物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
 
六.勐海的地下水聚积在白沙岩层中,不仅矿物质含量较高,而且有益菌群丰富,用这里的水发酵的熟
 
茶,具有独特的“勐海味”。
 

作者:佚名
日期:2024-01-1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