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由此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喜讯传来,村民盛装歌舞,通宵达旦。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的景迈山,是一处由古茶林、茶园、森林和传统村寨构成的不断演进的文化景观。
景迈山因茶而变。景迈山的名字,来源于当地的景迈村与芒景村,曾经也被叫作景迈芒景山。经简化后,地名变得简单好记。此举颇有商业智慧。本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传统村落,共有芒埂、勐本、景迈大寨、糯岗、翁基、翁洼、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等9个。
景迈一词为傣语,释义为“由金马鹿带路而建的新城”,相传佛历四三九年(公元前106年),一支原本居住在“勐卯豪法”一带的傣族狩猎部落因饥饿而迁徙,到了澜沧江以西后,很多族人在此建村立寨,而部落首领“召糥腊”却被一只金马鹿吸引,一路追赶到了今天的景迈山上,见此地土地肥沃,森林稠密,他便又号召一部分族人来此定居,这一传说,至今仍在景迈的傣族村民口口流传。
景迈山共有“芒景”和“景迈”两个村委会,其中芒景村委会是一个典型的布朗族村,有2600多人,布朗族则占全村人口的9成以上,下辖上寨、下寨、瓮基、瓮哇、芒洪、那耐这6个自然村。而景迈村委会则下辖景迈大寨、帮改、笼蚌、南座、勐本、芒埂、糯干、老酒房村8个自然村,而景迈山很出名的茶地大平掌(也叫大坪掌)则位于景迈大寨,这里有2800多村民,其中傣族较多,还有少量哈尼族、佤族和汉族。
景迈古茶园,还有一项殊为不易的成就:总体面积最大,茶山生态最好。景迈号称“万亩古茶园",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山区里,分布着总占地2.8万亩的茶园,实际采摘面积也达到了10003亩,其中近一半的茶树,树龄都在300年以上,最老的树龄为1400多年,古茶树总数量更是多达113万株。
值得一提,很多景迈古茶树上,还附上着一种珍贵的滋补品——螃蟹脚。螃蟹脚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地人常用来清热解毒,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和滋肾明目等功效,与普洱茶一起冲泡,还能起到丰富滋味,提升品质的作用,螃蟹脚在云南各大古茶园均有一定生长,其中以景迈山的“螃蟹脚”最受追捧。
在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茶树品种,造就了普洱茶“一山一味,一地一香”的特点,在普洱茶区脱颖而出的景迈山茶,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着茶中“香妃”的美称。
香是景迈茶最大优点,由于混生于山野之中,山野之气强烈又有独特的兰花香,兰香是景迈独有的香,也是人们喜爱景迈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景迈茶更容易鉴别的原因。纯正景迈茶在茶汤中能品出兰香味,茶汤香味突显而持久可以持续到十余泡后,景迈山的茶香气突显,主要得益于茶树生长环境的良好,以及人为干涉甚少。景迈山中光照良好,水分充足,树林密布,落叶堆积,土壤肥沃,能给茶树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因此,茶叶中的可浸水物质含量丰厚,茶汤纯厚,芳香性物质含量高,香气丰富浓郁。
纯正的景迈“三香”一是:干茶香。嗅茶饼就有十分明显的兰香,其香气强度只有像千家寨野生茶之类的优质野茶才能产生。二是:茶汤突显而持久。纯正景迈茶在茶汤中能品出兰香味,而且可以持续到十多泡后。三是:杯底留香。杯底香是展现古乔木茶山野气韵的最直观表现,景迈茶由于混生于山野之中,山野之气强烈,杯底香强而持久,十多泡后仍可嗅到。
景迈茶的香气强烈程度与采摘时间相关,春茶香强,夏茶弱,秋茶也弱。同时还与茶叶的老嫩度有关,景迈茶是越嫩越香。
条索紧结,较细且色泽黑亮,是景迈茶有别于其他产区茶叶外形的一大特点,景迈制茶有充分捻揉的的传统,条索较紧结黑细,同时长于山野中有古树避光,且生长周期长,因此色泽黑亮,茶林混生也正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
茶树与山上原生的多种植物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息,日积月累,造就了景迈山茶的独特韵味。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弱涩强,苦味有但不强,甜味明显而持久,涩味较为明显,汤质厚而口感显薄,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迈茶的甜是直接快速到来的,同时又是持久的。
景迈山茶的茶汤,水含香明显,香气丰富,花香、蜜香等香气交迭起伏,入口甜顺,随后苦,最后是明显的涩,涩主要在上颚后部和舌根部。除涩外,其他刺激性较弱。喝过茶汤后,香气能在口中停留很长时间。此外,出汤时,香气馥郁,泡至尾水时,茶汤中香气仍然存在,杯底留香强烈。
千百年来,在景迈山,茶与人,茶与林共存共荣,每一片茶林,都记录着这片土地变迁的历史,每一棵茶树,都汲取自然的馈赠,景迈山,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