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易武春茶已经接近尾声。
易武之行有无奈,有惊喜,有失落,自然也有收获。
今年是在易武驻扎时间最长的一年,我们几乎跑遍了整个易武产区。
麻黑——落水洞——大漆树——刮风寨一线;
整个弯弓片区;丁家寨、杨家寨;
整个曼松片区;背阴山村,曼松新寨;
还去了瑶区,铜箐河——百花潭——蟒蛇箐一线;
最后的几天,几乎都在守采、盯工艺、试茶,每天既疲惫,又充实,痛并快乐着。
随着春茶的脚步逐渐走远,我想是时候做一些总结了。
最想分享的,其实是真实的、顶级的易武茶干货;其次分享一下易武今年春茶的状况;最后,想要分享的是易武茶和勐库茶在工艺上的一些区别;
当然,我们一步一步来。
一、香扬水柔,市场对于易武茶最深的误解!
提到易武茶,大部分茶人对于其认知就是四个字:香扬水柔。
字面意思理解:香气高扬&劲扬;汤水柔和(我理解大约不会指水路柔和)。
老实讲,这应该是市场对于易武茶最深的误解。
一是这句话有问题,尤其对于易武茶新茶;
二是没有触及到易武名微产区古树茶的核心特点,并非咬文嚼字。
首先,“香扬”并不是易武新茶的优势,与临沧茶比起来,易武茶的香真的不能算“扬”,为什么这几年临沧的山头茶在市场上很吃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气高,很抓人,比较容易被捕捉。
易武茶新茶的特点,想要香扬,只有三种情况:
1是部分产区的乔木;2是名微茶园的大古树;3是工艺有问题。
工艺问题不在我们今天讨论范围之列,部分产区的乔木茶香扬,是水飘香,闻得到喝不到;名微茶园的大古树,大都以水含香和水生香为主。既闻得到,也喝得到,回味时也是香的。易武新茶大都以水含香为主,并不是高扬,直接的。
再者,如果你在易武产区喝到香气非常高扬浓郁的古树茶,那你要小心了。
至于水柔,应该说的是易武茶茶汤入口滋味柔和,这是实话,相比于勐库茶的直接爽朗和勐海茶的势大力沉,易武茶确实口感柔和。
但老实说,这句话没有触及到易武名微产区古树茶的核心特点,类似麻黑、刮风寨、弯弓、薄荷塘,凤凰窝、曼松等等。
至于为什么,我们下一段说。
二、喝懂易武茶,最难的三个点!
到过易武产区,能进入茶园的朋友都知道:易武产区的古树茶无论从高低、树干的粗细来看都难与勐海、勐库的古树对比,即便是高杆,也能在其他产区找到更大、更高、更粗的树。
但这并不妨碍易武产区成为老茶鬼,山头茶玩家的天堂。
这与易武茶本身的品饮体验关系颇深,高级的品饮体验是优势也是劣势。
优势是如果你真的能感受到,那它确实是极致的,如果感受不到,那易武茶也不过“香扬水柔”四字可以概括了!
据个人自身品鉴的感受来看,喝懂易武茶最难的有三个点:1.森林感;2.茶汤的劲道;3.喉韵和水路。顶级的易武茶必须同时三者兼具。
1.森林感。
易武的许多茶汤里都具备森林感,这无关古树还是小树,个人理解,这茶树极致的生态环境相关。换而言之,森林感属于“山场气息”的范畴。
森林茶的反义词是家边茶,也就是寨子周边的茶叶,主要的区别是人为干扰多少的问题,森林茶人为干扰少,家边茶人为干扰多。
森林茶与家边茶从鲜叶上、干茶条索上就有许多区别。通常情况下:森林茶叶片薄,叶色油润,色泽较深(呈现墨绿色),节间较长(与树种相关),持嫩性很好,做成干茶后,色泽油润,与家边茶有着明显的区别。
森林茶的品饮体验里有独有的“森林感”,就目前做一个小总结:
初级森林感:自带“原野香”
在薄荷塘、天门山、刮风寨的茶坪等新茶里都感受到了明显的原野香,而在麻黑、弯弓(丁家寨、杨家寨)里也喝到了不同程度的原野香。原野香的香型独特,难以对标确切的某种花或香料。
茶汤野很难用语言来确切描述,可以确定的是,高级的森林感,茶汤自带野性(如刮风寨)。
极致森林感:茶汤表现出纯净感和清凉感
“纯净感”,就是茶汤纯净、清透的感觉,汤质纯一无杂,给人一种不丰富的错觉;而清凉感说的并不是“回甘清凉”,而是入口清凉,汤体本身具备清凉感(茶汤是热的,但感受是清凉的)。
2.茶汤的劲道。
关于茶汤的劲道,如果我们将一口茶汤理解成无数分子聚集在一起,凝聚茶汤分子之间的力越强,茶汤越有劲道,反之茶汤越松散。
3.水路和喉韵。
如果喝不懂“水路”和“喉韵”,那必然不能领略易武高端茶的魅力。
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点是判断易武茶树龄、工艺的参考标准之一。换言之,如果树龄小、工艺有问题,是很难喝到这款茶的喉韵和水路的。
当然,这无疑是喝懂易武茶的基本功。
最后,总结一下易武精微产区古树茶的特点:
1.,易武茶只要达到精微产区的古树类似:麻黑的石门坎;刮风寨的茶王树、茶坪、冷水河、白沙河;弯弓的凤凰窝、白茶园;薄荷塘,天门山等时,只有茶品之间细微的风格差异,无疑都是极致的好茶只要你喝的懂,品饮体验无疑都是极致的。
2.易武的极致好茶无疑都具备三大特点:森林感、水细韵深,劲道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