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杯子为什么是品茶的关键?
茶杯的力量,足以改变茶汤的滋味。——茶不好喝?换个杯子就解决了,有时候茶杯的力量在一盏茶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用不同质地、颜色、形状、大小、高低、薄厚的杯子来品茶,茶汤的香气和味道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气质,有的时候差距大的令人惊讶。
 
有的杯子虽然看起来式样、颜色似乎都一样,但肉眼不能分辨的材质、釉料、烧结温度等细微差别,却因为一泡茶就展现出来。
 
喝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杯子
 
这可不是“作”,也不是穷讲究。因为,用不同形状的杯子喝茶,会有不同的口感。
 
简单一点的讲,茶杯的口径大小,高度深浅,杯壁厚薄等,都会使得茶的滋味发生变化。
 
传统功夫茶讲究使用薄瓷小杯,翁辉东在《潮州茶经,功夫茶》中说:
 
“精美小杯,径不及寸,建窑白瓷者,质薄如纸,色洁如玉,盖不薄则不能起香,不洁则不能观色。”
 
内壁素净,比如牙白或者青白的杯子,可以把茶汤衬托得很清亮。
 
刚开始品茶的朋友,最好选择这样的杯子来使用,不但能欣赏到多变的汤色,还能借着变化多端的汤色来认识各种制造方法、发酵程度、焙火程度、储存年份不同的茶类。
 
而一般常见的品茗杯,如南茗佳人品茗杯,虽然在茶汤入口的圆润度低于大口径茶杯,但茶滋味会比较真实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也略高,总体感觉比较自然和真实,适合各种情况。
 
茶友一般使用大口径的品杯,优点在于,茶汤入口时感觉最圆润。但是这是物理学的原理造成,由于开口大,高度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最大,适合喝熟茶,特别能突显熟茶的圆润。而从聚香和聚味的程度来说,这种类型的杯子是最低的。
 
当然,如果你想茶的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显些 ,可以使用肚子略外鼓,口径略内收的圆融杯,其茶汤入口的圆润度也比较真实和正常,综合口感是最好的。特别适合喝生茶
 
常见的品茗杯还有一种,就是口径很小同时又有点高度,它的圆润度是最低的,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是最好的,锐度最高。
 
不过这种杯子因为深,所以茶汤温度会比较高。能够把茶叶的内在特质清晰地表现出来。
 
又比如仿汝窑的杯子或者柴窑烧制的陶杯,杯子本身的颜色比较重,茶汤倒进去会变成深沉的颜色。这些对茶品都是有一定影响的。
 
材质的不同,使得茶滋味不同
 
近年来使用双杯品茶的人也越来越多,高杯用来闻香,低杯用来品茗,就是为了更好的感受到茶汤的迷人层次。
 
然而在杯子家族中,并不是所有的高杯都聚香、矮杯都不聚香,我们不能单纯的以器型来断定。
 
不论是陶土或者瓷土烧制的,胎土厚的杯子都比较吸热,和薄杯对比起来,茶汤的口感比较软甜,有的杯子可能由于土质和烧结温度的因素,茶汤入口的感觉粗涩、淡薄或有浑厚的感觉。
 
与粗陶相对而言,瓷杯的密度高,茶汤比较密实、细致,香气高扬。但也有些杯子会使茶汤呈现生硬或利口的感觉。
 
柴窑的杯子变化很多,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迷人的可能性,有的杯子把茶汤的风味表现的独特出色。
 
建窑的建盏,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近几年来越来越被人关注,在后壁铁胎的工艺下,茶汤的诠释也格外独特。
 
我们若想了解每一个杯子的特性,多做对照的研究,是最简单的方法。
 
 季节的不同,用不同的杯子
 
茶杯胎土厚可保温,适合冬天使用,而较薄的杯子则适合夏天使用,让茶快点冷却,方便入口。
 
杯子对茶人而言如贴身的衣物,可以低调柔软不着痕迹,在茶席上看似平淡品饮,就口时却能发挥味觉,把玩在指尖又能细悉品味。
 
选购时不妨以唇就口,试试个人是否“杯唇相融”,若杯体口沿不够细致,入口茶汤则无法充分地为味蕾品赏。
作者:佚名
日期:2024-08-16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