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描绘了如诗如画的品春茶的画面。当春风吹绿枝芽、谷雨的雨水将至,品尝春茶的好时节也如期而来。午后闲来时光,用一盏精致的茶杯沏上清香爽口的春茶,提神醒脑之余亦让人备感幸福。
“明前茶,贵如金。”一句民间俗语道出了春茶的珍贵。
春茶,是由过冬后的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在“惊蛰”和“春分”节气,早发品种茶就开始萌芽了,“清明”前就可采摘。“明前茶”由于伴随着春天地气的生发而萌芽,又蕴含了整个冬季闭藏和积蓄的精华,所以得天地之灵气,生命力最为旺盛,再加上“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产量低,物以稀为贵,使明前茶愈发贵重。
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杭州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观采茶作歌》,诗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就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则太老。这个“火”就是指寒食节,也叫禁火节,和“清明”就差一两天。
“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回升,天地的生发之气更盛,芽叶生长相对较快,茶叶往往滋味鲜浓而且耐泡。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茶源于尘土却化于流水,有一茶在手,便可以尽揽春色,将春色三分让全身受用。叶短情长,江南风物的灵气,就这样迢递于上下五千年,绵延至华夏子孙的血管末梢。
茶被中国各个阶层各种人群深深地接受,它总在交织、传递着一种情绪,是得与失的交流,是高贵与底层的平衡,更是理想主义与平凡生活的交融。夏茶苦、秋茶涩,只有春茶是甜的。每个人在品春茗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只属于他自己的唯美的境界。
“手提竹篮上茶山,十指尖尖采茶忙,顾不得与郎补衣衫。”会品茶的人都清楚,那些价格动辄上千元的茶叶,滋味反倒不一定好。茶叶贵是贵在手工上。
茶树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山高水清,云雾缭绕,生态环境优美。采茶一定要起很早,顶着晨露、披着月光采出的茶最好。采茶讲究手巧、手快,因此要求采摘者最好是年轻女孩。特别是上等茶,对时间要求极紧,芽头长出来,外面刚刚冒出一片嫩叶,就必须飞快地掐下来,否则会影响茶叶形态与营养。
茶叶采摘下来后,第二步是“萎调”。茶叶极易吸异味,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盛放茶叶的都是没有异味的竹篾筐。在竹篾筐中把茶叶薄薄一层摊开,叶上不能叠叶,在阴凉通风的房间里须放上八至十个小时。
“杀青”是整个手工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早在20世纪70年代,农家炒茶用的是柴火烧锅,如今一律改良成了不锈钢电炒锅。电炒锅的温度达到160摄氏度左右时,茶叶即可均匀洒入。翻锅讲究对火候的把握和力度、手位的恰到好处,炒上等好茶,得是具有20年以上炒茶经验的男技师。
再把茶放入竹篾筐中,一个芽一个芽次第摊开,至全部冷却后,分拣出不好的芽叶,再重放入锅中,开始“做型”。既要搓成卷曲型,又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揉烂。
最后一道工序是“提毫”,茶叶在八成干的时候辅以轻揉,嫩芽上的白色茸毛依稀可辨。如不提毫,则茶叶仅为墨绿色,全无灵动之气。
将一小撮经过如此炒炼后的春茶置于茶具内,取热水顺势冲入,但见清绿的茶叶芽叶成朵,有的亭亭玉立,在茶水中婀娜多姿;有的芽头肥壮,在茶水中上下沉浮。茶汤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
待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小口品啜,慢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细细领略名茶风韵--此谓“一开茶”,着重品尝茶的头开鲜爽滋味与茶香。饮至杯中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再续开水,为二开茶。二开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余味无穷,齿颊留香,身心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