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缘起
普洱茶有悠久的历史文脉,它兴于两千年前“武侯遗种”,盛于清朝时期的皇族,再次复兴于当代。回望历史,“茶马古道、七子饼、古树、357克、大叶种……”值得我们关注、了解的“经典”比比皆是。
“357”,对于普洱茶来说,是最为常见而又散发着神秘气息的特别符号。“357克每饼、7饼每筒”,这样的分量、大小几乎是当下市场对普洱茶的标准认知——普洱茶就是这样的。但为什么是“七饼”?又为什么是“357克”?
普洱茶经典解析——从“357”到“津乔·叁伍柒”
“357”的历史沿革
对于357的历史,有“吉祥说”、“度量衡说”、“抽税说”、“出口说”等等,看似都有据可依,但脉络都不够清晰。我们对所有资料集合,进行清晰的综合梳理,总结出“357”形成的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茶马市过税“八抽一”,“七子饼”习惯形成。
“七”来源于“八”。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当时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八张的推断符合古代对2的n次方数字的使用习惯,可以均分到1),另外那张分离的饼用来上税。
普洱茶经典解析——从“357”到“津乔·叁伍柒”
这是关于七子饼捆扎的最早的传说,由于市场“抽税”,“八饼变七饼”,多余一饼税干脆分开包,“七子饼”概念诞生了。
第二阶段,朝廷盛行,官方认证,奠定“七子”标准。
但历史各个时期饼茶也不是一直盛行的的。明代主要为团茶(明代谢肇淛《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而圆茶在清代成了主流,为了税引的方便,《大清会典事例》规定了圆茶的包装为七圆一筒。
普洱茶经典解析——从“357”到“津乔·叁伍柒”
《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
普洱茶经典解析——从“357”到“津乔·叁伍柒”
这是官方首次将“七饼”定为标准。此时,清政府虽然将每饼茶定为七两,但并不等于357克,那时度量衡标准与现在不一样,换算每饼差不多250克。
前两个阶段,是普洱茶“七子饼”地位确立的两个重要节点:民间习惯、官方认证。
第三阶段,“七子饼茶”侨销海外,与国际接轨,“357”标准诞生。
清末民国的圆茶,延续古代传统,七子是标准,也有五子、八子等规格。清末民国后,七子圆茶作为“消费主流”随华侨到了海外,“侨销圆茶”历史由此展开。
六十年代,侨销为主的饼茶统称圆茶。藏销茶为“紧茶”,即蘑菇茶。(蘑菇茶后来由于推广机械制茶,发展成了250克的砖茶,即“边销砖”。)为了侨销茶出口创汇,调整圆茶的称呼,统一为“云南七子饼茶”。
普洱茶经典解析——从“357”到“津乔·叁伍柒”
之后,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为了配合出口,按国际惯例每件30千克,内装12筒(俗称1打),并延续“七子饼”的“传统标准”。
故30千克/12筒/7饼就得到每饼357克的推断,“357”的标准诞生了!这个标准作为经典一直沿用至今。
“357”之经典
作为普洱茶里程碑式的符号,“357”的形成过程就是一部普洱茶努力走出深山、走向世界的艰辛发展史。各个时期茶人的艰辛和开拓精神让我们感动,这才是“357”真正的经典所在。
普洱茶经典解析——从“357”到“津乔·叁伍柒”
用经典传承经典——津乔·叁伍柒
茶,不仅是身体的需求:生态,好喝;更是精神的需求:喝并思索着。津乔始终以这个时代的“制茶人”和“茶生活体验者”自居。
对于“357”历史的这份感动,津乔通过“津乔·叁伍柒”这样一款茶,致敬历史,传承经典,传递经典,让更多人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更珍惜今天我们得到的精致好茶。
普洱茶经典解析——从“357”到“津乔·叁伍柒”
津乔·叁伍柒制作
创意:繁体“叁伍柒”,回归传统;选取“七子饼”筒装这一决定性的经典元素,致敬历史,传承经典。
制作细节:叁重原料筛检,伍大优质津乔古茶园,柒步传统工艺,以专业的视角,精心缔造普洱茶之典范,用“叁、伍、柒”重新诠释经典。
普洱茶经典解析——从“357”到“津乔·叁伍柒”
叁重原料筛检:鲜叶精选(老树春季一芽三叶)、毛料人工精拣(老梗、黄片)、机械精拣(静电除杂机、色选机)。
伍大优质津乔古茶园:西半山—丙山、懂过;东半山—那蕉、邦界、忙蚌。
柒步传统工艺:摊晾、杀青、揉捻、晒干、石磨压制、棉纸包装、笋叶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