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白茶发源地
普洱茶
 
    白茶发源地
 
    关于白茶的发源地,学术界向来存在较多的争议。但是,这个问题可以从白茶茶树种的原产地和白茶的创制时间两个方面来看。
 
    袁弟顺指出,白茶最早是采摘菜茶(有性群体种)鲜叶制作,之后才用水仙、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等制作白茶。
 
    据陈椽考证,大白茶树最早发现在政和。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在光绪五年(1879),一说是在咸丰年间(1851~1861)。《政和县志》记载:“清咸同年间(1851~1874)草茶最盛,均制红茶,以销外洋。嗣后逐渐衰落,邑人改植大白茶。”因此,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但是,二说所提到的发源地都是在政和铁山。福鼎大白茶树,传说是光绪十一年或十二年(1885年左右)柏柳乡陈焕在太姥山发现并移植的。但是,明代周亮工《闽小记》却说:“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产者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于是,“绿雪芽”就被视作福鼎大白茶的原始母树,而且在福鼎当地,也有“太姥娘娘发现、移植绿雪芽”的美丽传说。
 
    白茶依采摘标准不同分为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陈椽指出,“白茶最初是指‘白毫银针’,简称银针或白毫,古时称‘芽茶’。后来发展到白牡丹、贡眉和寿眉。”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施兆鹏认为,银针自古有之,称“银线水芽”。但是,“就其制法而言,应属绿茶制法”。
 
    现代意义上的白茶,其创制时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原建阳市茶业局局长林今团经考证后指出,现代白茶发源于建阳漳墩乡桔坑村南坑,约清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七年(1772~1782),由当地兴隆的茶农兼茶商世家肖氏创制,“当时是以当地菜茶幼嫩芽叶采制而成,俗称‘南坑白’或‘小白’,因其满披白毫,又称‘白毫茶’。”
 
    但是,著名茶学家张天福认为,“白茶制造历史先由福鼎开始,以后传到水吉,再传到政和。”白毫银针创制于福鼎。清嘉庆初年(1796),福鼎人用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又称土针)。约1885年,陈焕将福鼎大白茶从太姥山移植到柏柳村后,便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单芽试制银针。试制成功后,其芽壮毫显,洁白如银,卖价要比原菜茶加工的银针高10倍以上,并于1890年开始外销。而政和开始生产白毫银针的时间则要到光绪十五年(1889)。
 
    除银针外,白牡丹也是白茶的一个重要品种。白牡丹约同治九年(1870年)左右创制于建阳水吉镇,1922年传入政和县(含松溪县)。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7-1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