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与禅道撰文,往往立意高远,文墨留香,自古好此道者数不胜数。然则读来却晦涩难通,仿佛如此才能彰显笔者的脱俗境界。某自认无此修为,只得另辟蹊径,白话一番,表表心境,以娱看官。
此文由来是一位朋友在我微博上的发问,问题很简单:紫砂为什么适合喝茶?
这看似浅显的一问,却不是三言两语可以答个通透。我若不负责,随便挑个几点一答,如紫砂透气性、养茶养壶之类的言辞,或可搪塞过去,但却有违朋友如此用心的一问。
紫砂与茶,茶道与禅皆密不可分。可惜到了今天,无论紫砂、茶道、甚至禅都变得流于形式,苛求表面功夫。
一如紫砂,先问泥,再问形,继而问工,最后问作者,唯独不去品评紫砂壶的韵!壶友之间交流,往往先谈的都是某某大师作品,什么价格。比下去的假意吹捧一番,比过他人的沾沾自喜一番。却忘了壶是主体,非人也。作者只是通过他们艺术的或工艺的手法,将壶的境界韵味尽量展示出来。而人们却将之弃如敝履,舍本逐末的去追求作者的名气,升值的空间等等等等。
二如茶道,陆羽号称茶仙,所著《茶经》确有统筹茶道而析之的气魄。茶分类别,功不厌细,礼不厌繁,品不厌杂。然则唯独遗失了茶的禅意。这恐怕跟他年少时摒弃寺院有关吧。我认为,陆羽当得茶王,当得茶帝,当得茶圣,却当不得茶仙。茶道一味,并非贵族文人才能品评的,将茶强分等级便落了下乘。再辅以材质的等级,功法的等级,礼节的等级,陆羽终究是将茶道推得离百姓越来越远。
其实我认为,牛饮未必不是茶道,道法自在人心。手中有茶,泡之有功,敬之以礼,心中却反复纠缠这一套复杂的流程,茶道之意早荡然无存,何以存着道法?
三如禅意,佛陀因众生愚钝,特赐三宝——戒、定、慧,以解三毒——贪、嗔、痴。敛财的寺僧不论,这是一种贪!而禅宗的僧人又何不是持戒修行,以期哪日顿悟成佛。这又缘何不是一种痴?法相俱空,于是万法求空,执著于空,这又缘何不是另一种著于相了?
说此三如,只想提炼一点:无论紫砂、茶道、禅,我们都失却了本心,去追求纷繁复杂的表面功夫,舍弃了弥足珍贵的意和觉。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紫砂为什么适合喝茶?一则意境相通,让人把握茶之韵味,壶之韵味,使之相辅相成。所谓砂之特性,茶之优劣,反不是那么重要。那么禅,则是品味之间的一种意念留存。禅之为辅,悟之为主。以品茶养壶之间,把握生活之味,感悟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