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
庵访茶道
 
   古朴淡雅的今日庵,一位身穿浅灰色和服、足登木屐、面目清 秀的青年人肃立门前,正等候我们(这情景,很像一幅元代画家秀 逸苍润的山水小品I等我们全下了汽车,他就开口说话,说的却 是中文。见我们微露惊诧之色,就含笑自我介绍,原来是来自北京 的留学生,专门来里千家学荼道的。在日本遇到过不少中国留学生,文科、理科、医科直到工程技 术、电脑系统都有,唯独来学茶道,似平还没听说过。我心中不无纳闷:这茶道果真有那么多可钻研的学问?
 
   说话间,我们缓步走进洒满淡淡秋阳的庭院。今日庵主人千 宗室先生和他的夫人疋在阶前相迎,将我们引入一间小巧精致的 客厅落座。千宗室先生颀长伟岸,气字轩昂,说话却温文尔雅,平 易谦和他说,今天以里千家传统的茶道待客,并且由他的夫人亲 自为我们点茶。茶道最注重“和敬清寂”四个字,希望今天能将这 四个字的精神同一盏抹荼一起献给客人。
 
   于是,女主人款款起身,到室后端出整套茶具,轻轻坐下来, 素手纤纤,从容不迫,开始茶道的程式。千宗室先生则在一旁娓娓 地介绍:“茶道的第一道工序是备茶具。茶具不同一般,象征金木水火 土五行:搛起研茶的小铜勺是金;舀水的小桶是木;水分两罐,热 水和冷水,含有阴阳之义;煮水的炭火自然就是火I陶制的茶盅是土。必需五冇齐备,缺一不可。”
 
   随着千宗室先生的讲述,只见女主人轻轻取下胸间一块红 绸,轻轻擦拭一只只茶杯和小铜勺,凡三遍。看来这是茶道必不可 少的一道规定程式,那几只荼杯和铜勺已是一尘不染,本无须临 时擦拭,更何用三遍之多。然后,她就轻轻地用小铜勺为每只茶盅 撮几勺经过细细磨研的茶叶末,用小桶舀出沸水注入荼盅,用竹 制的小笊筒轻轻调和,再向水罐中添凉水。然后,起身捧着荼盅将 调和好的抹荼走到客人面前。客人托住茶盅,左手扶杯向内转三 次、由外侧再转到内侧,举杯喝三口(正好喝完),再转三次,将杯 口转到外侧,放下,谢主人,结束。
 
   我们按照千宗室先生的介绍,一一行动如仪,完成茶道的全 部程式,并且再次向女主人致澍,她不仅给我们每人一盅碧绿青 翠的浓浓的抹茶,沁入肺腑,齿颊留香,而且作了一次精湛的艺术 表演。千宗室先生的介绍和夫人的点茶,使我们真的领略到一点 “和敬清寂”的韵味。此时,我忽然想起五年前在北京国际倶乐部 欣赏日本花道草月会涩井玲虹女士的插花表演,林林先生曾誉之 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雕塑'今日庵女主人的点茶表 演,也可以说是庶几近之的。
 
   里千家荼道绵延三百余年.传了十五代,千宗室先生正是第 十五代家元。他致力于茶道的理论研究,已出版了三十多本专著。 他一再说广茶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包含丰畜的内容,涉及到哲 学、宗教、道德修养、艺术和社会交往。”他说的“社会交往'最主 要的是朋友、故人之间的情谊6月雪花时,良朋相晤,风雨之夜,故 友重逢,此情此景,自然是茶比酒更有情味。
 
   里千家出版一本茶道专业月刊破交,取“君子之交淡如六” 之意。一九四九年创刊至今,已出了四百多期。每期二百多页,图 文并茂,印刷精良。它那些文字专著,我这种不懂日文的人自然读 不懂、只能约略猜-点大意,但那些关于茶道著作、茶叶和茶具的 广告,看看也是很有趣味的。遗憾的是不能拜读千宗室先生那三十余本皇皇大著,否则,一定会不仅增加许多知识,而且对陶冶性 情、寻找人生真谛以至于净化灵魂,也会得到许多启迪和裨益。最后,仍是那位留学生陪千宗室先生送我们出门。我未及问 他学习情况,但我仿佛自己已有了答案:茶道的学问很深,两年大 约是学不完的。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8-16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