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煎茶道和抹茶道的区别:
1、抹茶道诞生于四百多年前,与我国的宋元文化有紧密的联系。而煎茶道诞生于150年前,与我国的明清文化有紧密的联系。
2、抹茶道使用绿茶粉,冲饮时用竹刷搅拌,根据茶的浓淡程度又分为浓茶跟薄茶;煎茶道使用绿茶叶,用温水泡饮。
3、抹茶道的艺术氛围古朴,雅拙,富有禅味。而煎茶道的艺术氛围则是明丽清雅,富有儒雅气息。
点成有薄茶与浓茶的特征:
一、浓茶:呈墨绿色,浓度似炼乳,带有青草的浓烈香气,口感略苦,稍涩,滑润。
二、薄茶:茶汤表层泛有鲜草绿的末饽,下面有墨绿色的茶汤,浓度似咖啡,带有青草的香气,略苦微甜。
三、日本茶道:又叫美的宗教,因为她力图用各种手段表现一个主题,就是同化于自然,大自然是最完美的。茶道内容通过4小时的茶会来体现又称“茶事”。
四、茶道具特点:
1、自然之美——茶道具不是作者主观设计的产物,而是原材料本身的内在美进一步发挥的结果,又叫“贺物之美”。
2、用之美——茶道具的艺术美是以实用为基础的。
3、生命之美——每件茶道具都有它的履历也有正脸和后身之分。
4、各美其美——从唐物之美的否定到贺物之美的确立,其工业是由美的宗教祖师爷千利休完成的。
5、茶庭(外茶庭和里茶庭)叫“露地”,取自佛经的故事意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从矮小门膝行进入,以万物齐一之心态参与茶会,“禅宗”身心脱落,即抛弃一切身份、富贵、僧俗之分。
6、怀石料理:源自僧堂的生活,不求珍馐满腹,只粗茶淡饭便好,
7、竹茶勺的雅号可以是“梦”“秋凉”“初雪”之类。
茶道思想:
1、“和、静、清、寂”是茶道的四规四谛。
2、独坐观念:指客人走后独自坐在茶室里熟思静思。
3、茶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它的许多现象受禅宗影响:( 茶人正装为黑一色的半袈裟,与禅宗的僧服雷同;点茶时必须穿白布袜,是禅寺的习惯之一;怀石料理或温石,取自禅僧挨饿的故事;吃茶食不准张口咀嚼,不准发出声音;吃过后的一碗一一用纸擦净;召唤客人入席采用鸣锣形式。)
茶道美学属于禅的“无”艺术的一部分,有七个特色
1、不均齐、无法:茶道不以正圆正方为美,认为扁瘪歪曲更有趣;
2、简素无杂:色彩单色,茶具精而少动作科学,缺一不可;
3、枯高无位:茶室内色调以杨叶色为主,超越美的存在,显出干练坚韧的风格。
4、自然无心:不造作无杂念,不勉强是无相自己忠实的表现。
5、幽玄无底:不将意思全部表露出来,只表露一部分,其余让对方去理解;
6、脱俗无碍:用清水洗手漱口,洗净心中的污泥;
7、静寂无动:茶事进行中要保持安静庄严的气氛。
茶室:指为举行茶道的场所,称“数寄居,喜爱之屋,净空之屋,数奇之屋,又称本席、茶席”。茶室一般用竹木和芦草编成,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榻米为度,约9--10平方米,小巧雅致,结构紧凑以便主客交谈。
茶室特点:
1、简素清净是模仿禅宗寺院的结果。
2、茶室里永远避免重复,外观和内部构造都力求表现”不对称“美”。
3、茶室中非跪不能进入的小入口是世上建筑史最罕见的设计以身体力行方式来体验无我的谦卑。
4、茶室不同于讲究的处室,而是一个尽可能排除世俗杂物,将所需凝缩到最小极限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