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的古茶树有,南糯山大茶树、巴达大茶树、澜沧大茶树、邦崴大茶树、千家寨1号、凤庆香竹菁大茶树、双江大雪山1号、镇康大山茶、师宗大茶树、腾冲大茶树、龙陵大茶树、南华大茶树、楚雄大茶树、双柏大茶树、振太大茶树、金平大茶树、元江野茶、新平峨毛茶、广南野茶、富源大茶树等。
南糯山大茶树:
生长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半坡寨,距离勐海县城约20公里,海拔1400。于1951年发现,1994年死亡,树龄八百余年。
树高8.8m,树幅9.6m,主干直径1.38m;叶呈椭圆形,叶长14.9cm,宽6.2cm,叶尖较钝,叶面隆起,叶色深绿,叶缘微波,叶脉明显,10~20对,革质一般,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柄长0.86cm,茸毛多,花白带绿色,花冠直径平均3.5cm,花瓣7~8枚,柱头3裂,茶果三角形。
芽叶适制普洱茶、红茶、绿茶、是世界公认的栽培型茶树之王。
巴达大茶树:
生长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巴达乡大黑山,海拔1850m的次生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型大茶树。植株乔木型,树姿直立,1961年发现时,树高32.12m,树幅10m,基部直径1.0.m;叶长13.0~16.2cm,宽5.6~7.1cm,侧脉11~13对,叶质薄脆,叶姿上斜,叶尖尾状和渐尖,芽叶无毛;花朵大,花白带黄色,直径5.8~7.7cm,花瓣11~14枚,柱头5裂,萼片无毛,茶果呈梅花形,果皮厚,种子近球形;鲜叶制成茶叶后有苦涩。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该地共发现10余株大茶树和成片分布的幼树。
落水洞大茶树:
生长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乡麻黑村落水洞,海拔1430m。乔木型,树高10.17m,树幅4.5m,干径0.88m。叶形椭圆,叶长16.0cm,叶宽6.3cm,叶色绿,有光泽,叶身平,叶面隆,叶齿锐浅,叶质厚脆,侧脉11~14对。芽叶多茸毛。花冠直径4.6cm,花瓣5~8枚,子房无绒毛,花柱3~4浅裂。适制云南普洱茶、绿茶,品质较好。
澜沧邦崴大茶树:
生长在普洱市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海拔1990m,分枝密,树高11.80m,树幅8.2m*9.0m,根茎处干径1.14m;最低分枝高70cm,一级分枝3个,二级分枝13个;叶平均长13.3cm,叶形长椭圆,叶尖渐尖,叶面微隆,有光泽,叶缘微波,叶身平或稍内折,叶质厚软,叶齿细浅,叶脉7~12对,叶背、主脉、叶柄多毛;鳞片,芽叶,嫩枝多毛。芽叶黄绿色,节间长3.7cm;花冠较大,平均直径4.5cm,花瓣10枚,花瓣微毛,花瓣平均1.9cm,雌蕊高于雄蕊,花丝平均173枚,柱头多为4~5裂,花柱平均长1.34cm,子房多毛,萼片5个,平均直径4.3cm,绿色、边缘有睫毛,内有毛。果径平均2.8cm~2.5cm,果形扁圆形或肾形,果皮绿色有微毛,外种皮上除有胚痕外,还有一个下陷的圆痕。适合加工普洱茶、红茶、绿茶,当地群众长年采制。
千家寨1号:
生长在北纬24°7′、东经101°14′、海拔2450m的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原始森林中。树姿直立,分枝较稀;树高25.6m,树幅22m*20m,最低分枝高3.6m,第二分枝高7.3m,基部主干直径1.2m。在20m高以上五六个分枝由粗急变为细,判断为断枝再发,可能是被雷击或遭砍摘造成。叶片长宽在14~5.8cm之间,呈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面平,叶色深绿有光泽,叶缘和叶身平,叶厚,革质,叶脉9~11对。叶背、主脉、叶柄均无毛;花冠大,直径平均5.6cm,花瓣12~15枚,呈白色,无毛。未利用该古树。
双江大雪山1号:
生长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海拔2720m。植株乔木型,树姿直立,树高13.2m,树幅13.7m,主干直径1m;叶长13.9cm,叶宽6.6cm。叶片有光泽,叶色绿,叶面平,叶缘1/3处无齿,叶脉9~10对;芽叶无毛,嫩叶略带紫红色。花冠直径平均4.0cm~4.5cm,花瓣11枚,子房茸毛多,柱头5裂。味滑微腥不苦涩。
澜沧大茶树:
生长在普洱市澜沧县发展河乡帕令黑山原始森林中,海拔2190m,树高26.5m,树幅9.10m,主干直径0.6m;最低分枝高10.1m,叶长15.6cm,宽7.8cm。芽叶微紫色。花大,花冠直径平均6.8cm,花瓣12~14枚,子房茸毛多,花柱5裂。属于野生型茶树,未利用该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