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泡茶之择水

    近年来,爱茶人渐多,品茶形式也越发讲究。采于何处,出自谁手,存放时日及方法,如何冲泡,再到茶席风格,花、香、器之点缀,皆成学问。然而与茶关系最紧要的水,却很容易被爱茶人忽视。即便有个中人士追求水质,茫茫然进山,自寻一款山水,至于是否宜茶也未可知……

    宜茶之水,古人早有论证。茶圣陆羽《茶经》卷下五之煮中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洩,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

    何为山泉水之上品

    酌其语句,有以下三点为重: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

    山水者,隐于群山藏于密林。用今语细解,即其水远离都市,与山林草木互成气候。如此山水经植被层层过滤,涌出山表,已有了成为好水的先天基础,江河湖水自然不可与之同语。

    乳泉者,乃山中新出之泉,如初生之婴儿,未受俗世污染,含氧量高,最具活性。取之泡茶,能有效地激发茶的活力。

    石池漫流者,乃泉从孔出,汇于浅池,自溢于池面新石,滤去杂质,未及微生物滋生。

    以上三者才是泡茶水之上品。

    即便是知道了何种水最宜茶,仍需要注意辨别,有些虽然是山水,但未必属于上乘的山泉水。如《茶经》所述的“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洩,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

    激流不能饮用,已是常识了。入山寻水,当避开这种急流的水,溪水亦不可,因为溪水乃各种水汇聚,寻水当寻源头,故溪水也未必宜茶。潭水就更不行了,容易积蓄微生物,损害健康。即便涌泉形成的潭,如长久不流动,也不宜饮用。

    至此,又得佩服古人智慧,技术条件有限,却仍能凭借经验辨别水质细微的区别。

    而今科学验证,宜茶之水,无非是要含氧量高,ph值适中,活力足,矿物杂质少,无微生物污染。

    综而叙之,宜茶之水当以四字概括:轻、活、甘、冽。四者俱备才是好水,缺一不可。

    所谓轻,指矿物质少。清乾隆帝就曾有称水的美谈,他认定玉泉山水为天下第一,这是有局限性的,毕竟古人的眼界行程都受限制,不能访遍天下之泉。由此一条,便可认定,高矿物质含量的水并不宜茶。

    所谓活,指初生之泉,源头为活水。由地下自然涌出,其菌群少,含氧高,活性强。有些山间水虽称也泉,但实际上是山上雨水雪水融化顺着岩石缝隙淌流而出,这种既不宜茶也不安全。

    所谓甘,实为低温、低钠。钠离子含量低最能体现茶的回甘特质,市面上常见的矿泉水多钠含量偏高。

    所谓冽,是指菌群含量低,口感清爽,用来冲茶,茶汤不粘,汤色透亮。而偏碱性水已被证实易于生菌,偏碱性水冲泡的茶汤口感偏涩,汤色不通透。

    取水蓄水亦有法

    山泉水好坏已辨,仍需依法取之,善用其法方能取好水泡好茶。

    古人取得上等泉水后,仍需洗水养水。洗水之法有三:一曰石洗法,二曰炭洗法,三曰水洗法。洗水之后需养水,多以透气陶罐蓄之,一日后方取来泡茶,可见古人对于宜茶之水重视。古人尚且如此重视取水养水,我们身处环境多变的现代社会,更应重视水之品质。

    古人之法有可取之处,但现代社会自己操作起来多有不便。如果你想体验郑板桥的“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的意境,倒是可以邀三五好友进山访泉,乐得逍遥自在。如果想要长期饮用,提升生活品质,研究茶艺的精妙,则不必大费周章,只要以古人选宜茶之水的法则为指导,用心去找一些市面上专用泡茶水即可,毕竟现代技艺在除菌保鲜,保证水质方面更为专业。
 

作者:玲儿
日期:2019-02-1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