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主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阳及松溪等地,由于独特的环境条件、树种以及制作上微发酵的工艺,加工过程不炒不揉,因此形成了干茶表面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的特点。白茶的初制工艺基本相同,主要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白茶,以及近些年为便于储存而出现的白茶饼。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因其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有“茶中美女”之美称。由于白毫银针鲜叶原料采自大白茶的肥芽,其干茶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在茶杯中冲泡时,芽芽挺立,蔚为壮观;冲泡后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
白毫银针一般采摘自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等大白茶或者福建水仙树品种肥壮芽头制成。传统上,在萎凋后的干燥环节,产自福鼎的银针在干燥一般采用烘干方式,称之“北路银针”;产自政和的银针,在正常气候下,干燥一般采用晒干方式,称之“南路银针”。
2.白牡丹
白牡丹外形呈自然叶态,芽叶连枝,两叶抱心绿叶夹银毫,形似花朵,故称白牡丹。白牡丹干茶叶色黛绿或墨绿,叶背芽毫显露,绿面白底,当地人也称“天青地白”,其叶面、叶脉与节间枝梗在色泽上有差别,呈“绿叶红筋”状,也称做“红装素裹”。内质上,有毫香,味鲜醇,汤色橙黄,清澈明亮,叶底浅灰,叶脉微红。
白牡丹原料采摘要求鲜叶嫩度适中,一般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高级白牡丹则对鲜叶原料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要求一芽一叶初展,要求采得早,采得嫩,一般在清明前后开采。
3.贡眉、寿眉
传统的贡眉是指用一芽二、三叶及小白(菜茶)制成的白茶,由于其外形较瘦小,形似眉毛而得名。贡眉形似白牡丹,但形体偏瘦小,叶色灰绿带黄,品质一般次于白牡丹。
寿眉是制作白毫银针时采下的鲜梢经过抽针后,剩下的嫩叶制成的成品。寿眉成茶不带毫芽,色泽灰绿带黄,滋味清淡,汤色杏绿,叶底黄绿粗杂。
4.新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是为适应港澳市场的需要,1968年研制的一个新产品,它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其初制工艺为:萎凋、轻揉、干燥。新工艺白茶由于增加了轻揉制作工艺,一方面可以改变成茶不卷曲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叶片组织破碎,也促进了轻微发酵的进行,其茶汤滋味趋浓。所以新工艺白茶其外形卷缩,略带褶条,清香味浓,汤色橙红,滋味甘和稍浓;茶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似红茶但有没有红茶发酵的感觉;其基本特征是浓醇清甘又有闽北乌龙的“馥郁”;叶底展开后可见其色泽青灰带黄,筋脉带红。
新工艺白茶对鲜叶的原料要求同白牡丹一样,但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一般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茶树品种的芽叶加工而成。
5.白茶饼
白茶饼是近些年开始在市场上逐渐多起来的紧压产品,其制作原料一般采用常见的白茶原料,如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等,在精制中采取“蒸压”的工艺,压制成饼。因为生产工艺与传统散茶类似,故品质特点接近,但由于经过了加温蒸压的过程,口感较之散茶会更加柔和,且便于储存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