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中国茶艺之说择茶
普洱茶    
 
    “茶贵新”。茶的鉴品,首先是择茶。一般说来,营挑选春茶(这里泛指绿茶),而且要趁新。在茶叶商店店堂里,或在藏茶的茶筒上,常常可见到“三前摘翠”的题词。“三前”,就是指社前、明前、雨前。标榜“三前”,意指这茶叶采摘适时,不误“三前”假期,是上品新茶。
     明前,即是清明前采制的;雨前,是采制于谷雨前的;“社前”,是指春社前的。古时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士神,称为社日。按干支排列计算,社日在立春后的41—50天间,而从立春到清明要隔四个节气,间距60天。因此,“社前”比清明要早一个节气光景,一般在春分之际。这种“社前”茶,不可多得。唐时入贡的湖州紫笋茶采制在社前。《笤溪渔隐丛话》说:“唐茶惟湖州紫笋入贡,每岁以清明日贡到,先荐宗庙,然后分赐近臣。”从当时的交通条件看,要赶在清明以前,把紫笋茶从浙江湖州送到京城长安,采制至少要提前一个节气,亦即在春分时节了。唐诗人李郢《茶山贡焙歌》描述了贡茶递送时的情景:“驿路鞭声流电,半座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皇城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还有一种称“火前”,唐释齐己《茶诗》云:“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是以采制于“火前”的茶为名贵。火前,亦即明前。旧俗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叫做“寒食禁火”。有许多名茶便是以采造于“火前”而显示其高品质,白居易有句:“红纸一封书信后,绿芽十片火前春。”西湖龙井茶以采于“骑火”最好,这是乾隆皇帝在杭州游龙井茶区后说的:“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苏东坡也是以能喝到“火前”新茶而快慰,有词云:“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人在禁火寒食三天后,对冷茶冷食已受用不了,所以寒食甫过,便迫不及待地“且将新火试新茶”了。
     茶新,是择茶的一个标准,但茶叶并非采得越早品质越好。近年间,新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提前,在江浙沪竟春节期间就能见新茶,一是采摘驱前,二是大棚培育。提前尝新,亦是好事,惟仅可尝尝而已。欲品好茶,还是要择采制适度的。其实,茶人都深谙此理。宋代斗茶为求色白胜雪,采摘趋早。宋子安在《东溪试茶录》就说:“先芽者,气味俱不佳,惟过惊蛰采者最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还是民间最讲实惠,不哗众取宠,讲适时采摘。
    “采茶之候,贵在其时”。明代罢造龙团,提倡全叶散茶后,更为强调这一点,孙大绶《茶谱外集》说:“采茶,不必太细,细则芽初露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则茶已老而味欠嫩。”程用宾也说:“问茶之胜,贵知采候。太早其神未全,太迟其精复涣。前谷雨五日间者为上,后谷雨五日间者次之,再五日者再次之,又再五日者又再次之。”从现代茶叶化学的角度来说,茶叶品质的高下,主要是由茶多酚的含量和组成决定的。采摘适时的茶叶之所以“贵”,便是茶多酚的含量高,其中又以儿茶素的比例为高。
     茶区之间,气候条件有别,采摘须因地制宜。江浙皖赣茶区,名优绿茶大致在清明至谷雨采摘。西湖龙井、黄山峰都在清明前开采,碧螺春因芽叶更细嫩,有早在春分开园的,六安瓜片、井冈翠绿则要到谷雨才采。茶区有农谚说:“立夏茶,夜夜老,小满过后茶变草”。这也有例外,产于浙江天台山顶的名茶——华顶云雾,“盖出自名山云雾中,宜其多液而全厚也。但山中多寒,萌发较迟”,因而华顶云雾茶须至小满才开采。则新茶就要掌握好不同茶叶的采摘期。
 
作者:佚名
日期:2023-06-2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