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下列养壶法为何不科学

新壶通常保留着泥土的天然本色,有一股土腥味,显得粗、燥、亮。而使用过的旧壶细、润、柔,原因是壶内石英分子在不断的冷热交替中起着细微的变化。
 
下面看看这几种常见的“养壶方法”,为何不科学?
 
包浆法
泡茶时,将茶汁淋在壶上,以为壶多淋几下,就能多吸收一些“营养”,且不擦不刷。久而久之,壶被一层茶垢包起来,壶表面变得腻黑而无美感。
 
干擦法
泡茶时,趁壶身尚热将茶汁淋在壶身上,等茶汁倾倒后,用干茶巾往返擦拭。这种方式养的壶,变亮较快,但养成后,最怕人的手气、水气,一旦沾到了壶面,则养成的光泽极易消褪,导致壶面光泽不匀。
 
湿擦法
壶身热时用茶巾沾茶水擦拭壶身,不断推搓。这种方法就像擦皮鞋,将茶汁一层一层擦在上面。假如久置半年以上不用,光泽就会逐渐褪去。
 
勤刷法
泡茶时淋茶水在壶上,趁壶热吸收之际,用羊毫或小刷子,勤加刷拭,使茶汁平均刷在壶上,似乎是刷皮鞋,形成的是一种虚光。
 
紫砂泥料做的壶,在泡养前并不显眼,用手抚摸很粗糙。经过约一个月的泡养,必然由于包浆的原因,会有如玉一般温润的光泽,用手抚摸会感觉细腻爽滑。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会越来越好。如果壶上有茶渍、茶油,可以用开水冲一下,马上就消失殆尽,养壶要有耐心,“先养心后养壶”,修身养性齐天下。
 
作者:佚名
日期:2019-08-2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