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品茗就被视为头等赏心悦目,风雅之事。古人在品茗的同时,还会焚香、拨琴、吟风、赏月……总之,嗜茶者会将泡茶进行得十分精心细致。茶已不再是解渴的蠢物,慢慢地,泡茶被视为一种艺术,在茗香悠韵中洗涤人们心中的尘埃,一扫俗世间的烦闷。在袅袅茶烟中欣赏着优美雅致的泡茶姿态,如此悠然惬意的品茶环境,诞生了一种茶文化,并流传开来。
茶艺一词始现于唐朝。古人认为,茶艺是通过饮茶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素有茶僧、诗僧之称的皎然大师更将茶艺视为一种修炼的手段。因此,茶艺在唐朝时便已走进寻常百姓之家。随着朝代的变迁,茶艺的发展逐渐鼎盛起来。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不可一日无茶,而通过品茗形成的饮茶精神也渐渐地成为一种时尚,茶艺就这样逐渐形成了一种特色,并规范出一套特有的茶艺动作。
随着茶艺的发展,人们对茶艺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茶艺有了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指研究与茶叶有关的学问,例如: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方法等一系列原则与原理,从而达到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狭义的茶艺指如何冲泡出一壶好茶的技巧以及如何享受一杯好茶的艺术,也可以说是整个品茶过程中美好意境的体现。总之,选茗、择水、选茶具、烹茶技术以及环境等因素,是茶艺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
品茶先要择器,讲究壶与杯,或古朴雅致或豪华庄贵。并要根据人品选择饮茶环境。文人雅士喜欢清幽雅静,达官贵族则选择豪华高贵的场所。最为传统的饮茶环境多具有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静寂出尘的意境。
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艺术和人的精神寄托。茶艺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不仅仅是针对茶艺表演者与泡茶者的礼仪,还包括对宾客的要求。礼仪与规范包括人们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简而言之,通过茶艺,可以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无论主人或是茶客,都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要求自己去对待茶。
悟道--将茶艺当作一种修炼,于每日的品茶过程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这是对茶艺有了一定了解后,将精神寄托提升到精神层次的觉悟,也是茶艺的至高境界。皎然大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诗作《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既有茶韵更具禅意: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这首诗不但道出佛家禅宗对茶作为清高之物的一种理解,也表达了对品茗育德的一种感悟。而禅宗历来主张“平常心是道”的茶道之理,是对抛却贪、嗔、痴的一种解读,当你端起茶杯,放下一切的瞬间,再来体会“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之意,得到的羽化人生境界,烦恼顿去,是何等洒脱。
自有茶艺以来,人们以茶为礼,以茶待客,以茶修心,通过品茶静心、涤尘、修身养性,从而提升自己的的精神道德。茶艺俨然成为了一种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关系的纽带,将物质层面的生活上升为艺术与精神层面的享受,将中国传统茶文化推向极致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