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六堡茶神秘的槟榔味
普洱茶
对于六堡茶的“槟榔味”的认识,茶友之间的看法差异颇大。
为何以“槟榔味”比喻茶味?
旧时,南方人很喜欢嚼槟榔。之所以嗜嚼,是槟榔的功效使然。据记载:“粤人有咀嚼槟榔的习惯,常杂以砂仁、豆蔻,贮荷包中,竟日细嚼,唇摇齿转,吐汁鲜红。”宋代《岭外代答》一书写道:“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海南人一直把槟榔作为上等礼品,认为“亲客来往非槟榔不为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有“交广人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可见,当时岭南之地“槟榔奉客”的做法是与我们现在“客来献茶”的礼节是很相似的。
甚至于在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当时人们也认为,茶和槟榔都是可以在南方湿热多“瘴疠”之地,用以“御瘴”的。而且,嚼槟榔能够生津发热,劳作辛苦之余,嚼一嚼槟榔能够提神,这点也与茶的作用相近。
正是因为当时人们这些习惯,人们往往很容易将这两类相似作用的东西比较。甚至有一种说法是:由于当时六堡茶与“槟榔”(作用)相似,口语中“好似槟榔一样”,而传出“六堡茶与槟榔味道相似”。
 
交州:形小味甘的槟榔
《本草纲目》里载有:[弘景曰]此有三四种。出交州者,形小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味涩。又有大者名猪槟榔。皆可作药。[颂曰]小而味甘者,名山槟榔。大而味涩核亦大者,名猪槟榔。[时珍曰]又槟榔生食,必以扶留藤,古贲灰为使,相合嚼之,吐去红水一口,乃滑美不涩,下气消食。……俗谓“槟榔为命赖扶留”以此。古贲灰即蛎蚌灰也。
西汉时,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平南越国,在原南越王国地方设交趾郡,后改名交州。历史上,梧州(苍梧)曾处于交州所辖,后来变为与交州相邻。
当时交州所产“形小味甘”的槟榔远近闻名。估计当时不少喜欢吃槟榔的人,发现两者在香和味之间有着相类似的地方,“槟榔味”这种说法便传开了。
而我们现在吃到的海南槟榔、湖南槟榔大多是被《本草纲目》上称作“猪槟榔”的大槟榔,只有真正吃过小而味甘的交州槟榔或山槟榔,体味到“苦而后生”的“槟榔味”,或许才能领悟到当时人们所比喻的“槟榔味”。
 
松烟味和槟榔味是不同的
贺州的一位网名为“一菜一汤”的茶友,接触过较多种类的六堡茶,包括农家六堡茶和黑茶工艺的厂家六堡茶。首先,他赞同槟榔香不是指嗅觉上闻到的香,而是在口腔中感受到的一种气味和味道的综合。他认为:“对于槟榔香,俺的理解是槟榔的香和味。”
一位网名“三堡”的茶友也认为:“槟榔的味道,和六堡茶的槟榔味是神似而形不似。用同一标准起点来衡量六堡茶的槟榔香味与槟榔的味道,是不可能的。”一位远在天津的茶友“漠北孤烟”也认为有槟榔味的六堡茶的“茶味表现为一种类似咀嚼槟榔后产生的滋味。”
 
“一菜一汤”茶友还认为:由于他之前有尝过槟榔,所以就他尝到过的六堡茶来说,他将六堡茶的槟榔味分为“新生”、“成熟”、“干香”三种。当然其中每种还有浓、淡、刚、柔之分。而且,他认为喝到的六堡茶某些混杂有松烟味,但松烟味和槟榔味是不同的。
 
分歧:陈放才会产生“槟榔味”?
对于六堡茶的“槟榔味”,茶友们各有各的见解,主要的分歧,表现在六堡茶“槟榔味”的成因上。部分茶友认为一定的存放年份是必须的,而部分茶友则认为,新旧六堡茶都可能会有“槟榔味”。
“一菜一汤”茶友是赞同新六堡茶也会有“槟榔味”的。茶友“苍梧古郡”也认为“新旧六堡茶都有槟榔香味。而非一定老茶才有槟榔香味。”
 网名为“风尘大茶”的梧州资深茶友邓先生则认为:“六堡存放对出槟榔味也起到关键作用。”没有经过存放的六堡茶是不可能有“槟榔味”的。他还风趣地说:“(要想)新茶都有(槟榔味),只要咀着槟榔喝六堡就有啦。”
“龙印”网友也认为:“老茶才有槟榔香。”
“漠北孤烟”也是比较赞同陈年存放产生槟榔味的说法:无论成因如何,哪种说法都“有一共同点,六堡茶都需陈年存放才能产生槟榔香。”
 
“槟榔味”成因:众说纷纭
至于“槟榔味”的形成,更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位姓陈的资深茶友说,“槟榔味”并不是每种六堡茶都有的,更不是现在满大街六堡茶都是“槟榔味”的,这种“槟榔味”是可遇不可求的。
至于“槟榔味”的形成原因,这位陈先生说:原料是最重要的,但仅仅是原料还不够,工艺也至关重要,包括后期存放的仓储,这涉及到一个后发酵的菌类种群问题。
    
天津的“漠北孤烟”茶友认为“槟榔味”成因大致有两种说法:1.松烟味转化形成;2.六堡茶特有的茶种及工艺经陈年陈化后产生。二者有一共同点:即六堡茶都需陈年存放才能产生槟榔香。根据他这几年品饮六堡茶的经验,觉得六堡茶中的松烟味,应是槟榔香形成的必要条件。
而资深的茶友梁先生比较赞同陈先生的说法,他认为“后发酵中的菌类种群的差异是最为关键的。但是选用茶青种类、选用茶青的老嫩程度也会影响到槟榔味的形成。几个因素缺一不可。”这种说法比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不是每种六堡茶都有“槟榔味”。
 
作者:茶妹妹
日期:2023-06-1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