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方向,是逐渐随性而贴近生活的;一味的追求“艺”,反易失之于“道”。不过蔡先生确实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最明显的莫过于说“台湾人发明出所谓的‘中国茶道’”和“真正最早的中国茶道,的确就是日本那一套。他们完全将陆羽的《茶经》搬了过去”,这二点林先生在评论中已经指出来了。可能蔡先生平时就是一个随性的人,不太注意这些枝枝蔓蔓罢!
今复不揣谫陋,沿着林先生的思路补充如下: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茶叶主要为出口,岛内的消费者并不多。70年代中期以后,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受到了重视,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主的茶叶爱好者在1977年提出了“茶道”这个词,希冀借此弘扬中华茶文化。有人指出:“茶道”虽源于中国,但这个词日本人已专美于前;另外中国人对“道”是高山仰止的,用在茶文化的交流上似乎难已被广大群众接受;最终确定使用“茶艺”。同年,台湾第一家“茶艺馆”在台北市仁爱路上出现。
实际上,“茶艺”在1948年出版的《台湾茶业季刊》创刊号上就已经出现,见于徐庆钟教授的题词:“发扬茶艺”。
在《台湾茶业季刊》第二期中,刊发了署名王肃亮的“台湾茶的泡饮法”一文,现转发如下,让我们回忆一下在那个年代的台湾人是如何饮茶的。
台湾茶的泡饮法
一、前言
台湾茶在世界市场上是享有盛誉的,其所以能够有此声誉,自然有它的特点,兹略举三点于下:
1、台茶的香味之浓,是世界上有名的,而且它的香气,又因产地制造之不同而不同。
2、台湾茶没有兴奋性,喝了也不伤害胃肠,在睡眠以前无论老少喝了,绝不至失睡。所以可称是一种理想的饮料。
3、维他命(Vitamin)的含有量,绝不比别处茶少。
我们台湾人,反而多不知台湾茶的优点,大都是由于泡制的不得法,兹特简单的介绍台湾茶的泡法和饮法,以饗读者。
台湾茶无论是乌龙茶、包种茶或是红茶,泡制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点:
1、要用滚沸的水冲泡,绝不可用火煮。
2、茶壶要用磁器或瓦器。
3、茶叶放进茶壶之前,茶壶要先用滚沸水烫洗一遍。
二、乌龙茶
泡茶是与煮咖啡一样,就是多少茶叶一定要多少沸水,茶叶过多则味苦涩,沸水过多则味淡。乌龙茶普通是按着一茶匙茶叶与一茶杯沸水的比率为最合适;例如有四个人的时候,照上面所说的比率,把茶叶放进茶壶里,泡上滚沸的水,壶盖盖好,经有三分钟后,即分倒在四个茶杯。这时的水色,是要像琥珀的颜色为最佳,英美人之所谓“琥珀乌龙”(Amber oolong)就是这意思。可是茶壶的茶水须要澄干,切不可留有余茶,以备第二回泡制之用。俗语说:“一煎闻香,二煎饮味。”这样四茶匙的茶叶,可以泡八杯茶。
乌龙茶亦如红茶一样,可以加糖和牛奶饮用,不过平常家庭里早晚饮用,还是不必加糖加牛奶好。如此喝常了,其香味是使你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们在读书以后,身心要略感疲劳的时候,如加上一两滴威士忌酒,既可恢复疲劳,又是一种无上的饮料,比红茶是有其独特的风味。
三、包种茶
台湾的包种茶,大都销售于北方各省或是南洋方面。欧美有一部分人士,在乌龙茶或红茶里加入些包种茶,确亦有一种特别的风味。包种茶的泡法,和乌龙茶一样,平常喝是不加糖和牛奶,可是南洋一带上流社会的人士,则有加糖饮用,其风味有如别种茶加上蜂蜜一样的味道。包种茶的两个特色是:一、茶水呈杏黄色;二、有一种芬郁的花香。
四、红茶
红茶的泡法,想为读者所熟知,可是还有很多人常常把红茶和水用火煮,这不但香味要失去,而且还会生出一种不好的气味,(有如山芋煮熟后的气味)所以切忌用火煮。红茶泡后的水色是以鲜红色为最适宜,平常都加糖和牛奶。倘若一时泡有多量的茶水而意贮置起来,其贮置的方法如下:热饮的时候,是要将泡好了的茶倒入一个适量的容器里,保持一个温度,切不可使其冷却;冷饮的时候,是放置于冰箱里,则可以在一个相当的长时间,不会失去香味;红茶是值得玩味的,浓而气亦香,冷饮是相当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