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茶艺六要素
普洱茶
 
   茶艺的六要素是人、茶、水、器、境、艺。要达到茶艺美,就必须人茶水器境艺俱美,六美荟萃,相得益彰,才能使茶艺达到尽善尽美的完美境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人之美
   人是万物之灵,人是社会的核心,所以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的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费尔巴哈曾经这样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更美丽,更伟大。”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人是地球上最美的物类”。在茶艺诸要素中茶由人制、境由人创、水由人鉴、茶具器皿由人选择组合、茶艺程序由人编排演示,人是茶艺最根本的要素,同时也是景美的要素。从大的方面讲,人的美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自然人所表现的外在的形体美;另一方面是作为社会人所表现出的内在的心灵美。
 
   二、茶的名之美
   咱们中华民族文化有一个传统,喜欢为美好的东西起一个美好的名字。古典美学创始者之一的庄子说:“名者,实之宾也。”(《庄子·逍遥游》)其意为:实物是主,名称是宾。对贵宾慢待不得,所以取名很重要。我国名茶的名称大多数都很美,这些茶名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地名加茶树的植物学名称,从这类茶名我们一眼即可了解该茶的名种和产地。如西湖龙井、武夷肉桂、闽北水仙、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其中的西湖、武夷、闽北、安溪,永春是地名,龙井、肉桂、水仙、铁观音、佛手是茶树的品种名称。
   第二类是地名加茶叶的形状特征。如六安瓜片、平水珠茶、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其中六安、平水、君山、古丈,是地名,瓜片、珠茶、银针、毛尖是茶叶的外形。
   第三类是地名加上富有想象力的名称。如庐山云雾、敬亭绿雪、舒城兰花、恩施玉露、日铸雪芽、南京雨花、顾渚紫笋等。其中庐山、敬亭、舒城、思施、日铸、南京、顾渚是地名,而云雾、绿雪、兰花、玉露、雪芽、雨花、紫穷等都可引起人们美妙的联想。
   第四类是有着美妙动人的传说或典故。如碧螺春、文君嫩绿、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绿牡丹等。例如 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相传康熙已卯年抚臣宋荦以“吓煞人香”进贡,康熙皇帝认为茶是极品,但名称不雅,便根据该茶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制于早春而赐名”碧螺春”。
   第五类其他统统可归为第五种类型,这种类型的茶名也多能引发茶人美好的联想,如寿眉、银毫、金佛、湘波绿、翠螺、佛手、奇兰、白牡丹、龙须茶等。
 
   三、水之美
   郑板桥写有一幅茶联:“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憎爱斗茶。”这幅茶联极生动地说明了“评水”是茶艺的一项基本功。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对宜茶用水就做了明确的规定。他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的茶人张源在(茶录)中写道:“茶者,水之神也;水者,茶之体也。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提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以上论述均说明了在我国茶艺中精茶必须配美水,才能给人至高的享受。
 
   四、器之美
  《易·系辞》中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指无形的道理、法则、精神,形而下是指有形的物质。在茶艺中,我们既要重视形而上,即在茶艺中要以道驭艺,用无形的茶道去指导茶艺。 受“美食不如美器”思想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无论是饮、还是食,都极看重器之美。到了近代,茶的品种已发展到六大类,上千种,而茶具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数。我们按质地来分类,茶具可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具、其他茶具等七大类。
 
   五、境之美
   “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说:“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其后中国诗学一贯主张:“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于景,寓景于情,情景交融,自有境界。”人们普遍认为:“喝酒喝气氛,品茶品文化。”故品茶和作诗一样,也特别强调情景交融,特别视境之美。中国茶艺要求在品茶时要做到环境、艺境、人境、心境四境俱美。
 
   六、艺之美
   茶艺的艺之美,主要包括茶艺程序编排的内涵美和茶艺表演的动作美、神韵美、服装道具美等两个方面。程序编排的内涵美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程序编排的内涵美一看是否“顺茶性”;二看是否“合茶道”;三看是否科学卫生。茶艺表演的动作美和神韵美强调茶艺首先是一门生活艺术而不是舞台艺术,其目的之一也就是使茶艺的爱好者们对茶艺的艺术特点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在表演时才能准确把握个性,掌握尺度,表现出茶艺独特的美学风格。
 
   以上就是茶艺的六个要素,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
 
作者:玲儿
日期:2023-06-2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