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茶之前,就喜欢欣赏茶席之美。这种欣赏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丝毫的杂念,纯属由然而生的向往氤氲而来。
可惜,那时的我面对茶席之美,更多的是迎合其缥渺清澈、雅趣和谐的视野而来。虽然我也会如茶者般举杯细啄、闭目远思,但因为对茶汤之灵魂,茶器之主体的理解一无所知,多少有种附庸风雅的装模作样。
如果将茶席看成是一种装置,是想传达摆设茶席的茶人的一种想法,一种漫游于自我思绪中,茶席自然会成为一种自我询问与对话的作业方式。茶席,象征着一种审美的合理性,让人感受到一种能量。我正是被这种能量中所蕴含的原动力所冲击,从而激发了记忆中所有美的画面感再现。这些温暖而惬意画面感,往往令人欢愉满足,心旷神怡。
池宗宪先生认为茶席具有“精神的娱乐性”之魅力。他之所以这么说,应该是在他看来,中国的事实茶道不足以体现“茶道”的本意。娱乐本没错,人人皆求之。但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安静的心绪,而这正是娱乐所排斥的。用池先生自己的话而言:茶席贯穿茶、人、茶器三者,他们各具精神,聚集产生释意。精神之释意很难在娱乐中得到升华的。
那么,茶席美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厘清“茶道”的内涵。茶道,通俗点说,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中国的事实茶道就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一种凭借茶媒介贴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喝茶能静心、静神、去除杂念。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道,一旦执着,就偏离了道的本意了。
显然,茶席美离不开茶道精神的感染。只是这种感染可以不动声色,却直指人心,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感动在。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尝试着拿捏茶席美的本意。
茶席美的本意之一在于用合乎逻辑的美感引导有缘的心绪:美除了经验的沉淀,更关切因缘的契合。只有真正触动内心的和谐,才会由然而生情趣的向往。
茶席美的本意之二在于用隽永沉敛之感营造安静的背景:安静是人类思辨的前提,也是茶人孜孜以求的境界。没有安静的背景,思想无法禅定;没有思想的美,想象无法远行;没有想象的茶席,美不足以感动。
茶席美的本意之三在于用苦尽甘来的茶感诠释闲适的人生豁达:闲适人生,就是要活得轻松自在,这也正是茶的宿命。一片树叶的轮回,存在就是感恩。静心戒执,知足常乐。
老实说,我并不想刻意具象化个人对于茶席美的理解。无论是“有缘”、“安静”还是“闲适”,只有在领略茶汤的真意之后,茶席美的博爱才会欣然而至,广袤无垠,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