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滇红茶的制成
普洱茶
 
  工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产品,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保持了世界驰名的、独具风格的“祁红”“滇红”“闽红”等工夫红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占有特定市场。凡是我省以大叶种鲜叶作为原料制成的条形红茶,称为滇红工夫茶。一级滇红工夫茶品质特征:条索乌润,紧结肥硕,毫尖金黄,汤色红艳浓亮,香气浓郁,滋味浓醇,叶底红匀明亮。滇红工夫茶初制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
  一、萎凋
  萎凋是工夫红茶的基础工序,是在人为的条件下,使整批芽叶正常均匀失水,失水过程中,激发内在成分的变化,达到适当程度的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变化。
  1.萎凋的目的
  (1)在一定条件下,均匀地散失适量水分,减弱鲜叶细胞的张力,使叶质柔软,韧性增强,为揉捻造形和提高叶细胞破碎创造必要条件。
  (2)水分散失,细胞液浓缩,细胞膜透性增强,酶的活性增强,叶片内部各种物质(成分)发生相应变化。
  (3)鲜叶中的部分芳香物质开始转化,低沸点青草气物质逐渐消失或转化为其他物质,散发出萎凋叶特有的清香。
  2.影响萎凋的因素
  (1)鲜叶本身与水分散失的关系
  萎凋不仅要使失水达到一定程度,而且要求失水均匀。萎凋均匀与否,是萎凋质量好坏的关键。鲜叶老嫩不同,其含水量不同,同一鲜叶,其芽、叶、梗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不同,含水量不同,水分蒸发的难易、快慢也不同。同一批鲜叶要求嫩度与新鲜比较一致,才能达到萎凋均匀的效果。
  (2)萎凋失水与叶片物理状态
  鲜叶中一种是自由状态的水,易在空气中蒸发散失;另一种是与细胞原生质结合的水,不易散失。萎凋开始散失的大部份为自由水,当细胞蛋白质亲水性被破坏,结合水才释放出来。鲜叶经过萎凋,水分散失,叶面积缩小与时间成正比。鲜叶嫩叶面积缩小更大,萎凋后叶片大多呈背卷状。
  (3)萎凋失水的外部条件
  温度、湿度、通风与摊叶厚度等外部条件,对失水速度、萎凋质量有直接影响。温度高,水分蒸发快,保持一定的叶温,有利于萎凋质量提高;当空气相对湿度低,水分蒸发快,相对湿度高,水分蒸发慢;通风既是促进水分蒸发,又是供应热能的介质,保持一定的通风条件是必不可少的;摊叶厚度影响通风性能,保持适当的厚度利于萎凋质量提高。
  3.萎凋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1)水溶物的增加与干物质的消耗
  鲜叶中各种水解酶的作用,使一些不溶水的物质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淀粉水解为单糖是茶汤甜醇滋味的组成、原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是增进茶汤的醇和度、氨基酸的增加了茶汤的鲜爽度和茶叶香气成分。
  (2)多酚氧化酶的变化
  随着萎凋叶失水,细胞液进一步浓缩,酶的活性增强,酶活化最适温度为35℃。多酚类化合物减少,主要受萎凋温度、时间和失水量的影响,时间控制在8~10h,萎凋叶含水量在62%,多酚类化合物的减少对品质的形成有利。
  (3)叶绿色和维生素C的变化
  在萎凋中易受儿茶素的氧化而减少,也易受叶绿素酶的分解而破坏。
  (4)芳香物质的变化
  鲜叶中的青叶醇在萎凋中挥发或转化为具有良好香气成分,萎凋叶出现清鲜花香。
  4.萎凋程度
  (1)萎凋适度叶,叶形皱缩,叶质柔软,嫩梗萎软,曲折不断,手捏叶片软绵,紧握萎凋叶成团,松手可缓慢松散。叶表光泽消失,叶色转暗绿,青草气减退,透发清香。
  (2)萎凋叶含水量62±2%为标准,根据鲜叶嫩度不同,掌握“嫩叶重萎凋,老叶轻萎凋”的原则,严防萎凋过度。
  二、揉捻
  揉捻是工夫红茶塑造外形和形成内质的重要工序。工夫红茶要求外形条索紧结,内质滋味浓厚甜醇,它取决于揉叶的紧卷程度和细胞的损伤率。
  1.揉捻的目的
  (1)通过揉捻的机械力的作用,叶细胞损伤,茶汁外溢,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内质奠定基础。
  (2)使叶片卷成紧直条索,体形缩小,外形美观。
  (3)揉出的茶汁溢附于叶表,干燥后乌润有光泽,冲泡时易溶于水,增加茶汤浓度。
  2.揉捻的技术因素
  (1)投叶量
  根据机型号,叶子老嫩,投叶量多少不一。一般自然装至距揉盖5cm即可。
  (2)揉捻时间
  一般在60~90min,受揉捻机性能、叶质老嫩、萎凋质量、气温高低条件影响,在保证揉捻质量的前提下灵活掌握。
  (3)加压
  一般掌握“轻、重、轻”的加压原则,揉捻开始不加压,叶片初步成条,逐步加压,揉捻结束前减压,使茶条收圆,茶汁回收。
  (4)解块筛分
  解散团块,初步分级,有利于发酵均匀。
  3.揉捻的程度
  以细胞损伤率在80%以上,叶片90%以上成条,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黏附于茶条表面,用手紧握,茶汁溢而不成滴流为度。
  三、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形成品质的重要工序,目的在于促进内含物发生深刻变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准备基质。发酵从揉捻已开始,还须经发酵工序才能在最适条件下完成内质的变化,提高制茶品质。
  1.发酵中的生化变化
  (1)发酵的实质
  红茶发酵的实质是以多酚类化合物深刻氧化为核心的化学变化过程。
  (2)多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氧化产物与红茶品质
  经过发酵,多酚类化合物发生了深刻变化,水溶性部分可进入茶汤,对茶质量有直接影响;一部分氧化产物茶黄素是茶汤亮度、香味的鲜爽度和浓烈度的重要因素,茶红素是茶汤红浓度的主体,收敛性较弱,刺激性小。只有茶黄素与茶红素含量水平都高而且比例适当才能形成优良品质。
  2.发酵的技术条件
  提供最适合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条件,是温度、湿度、通气。
  (1)温度
  包括气温和叶温,叶温过高,氧化过于剧烈,茶香低味淡,色暗;反之,温度过低,氧化反应缓慢,发酵难以进行,发酵室的适宜温度为25~28℃。
  (2)湿度
  发酵叶本身含水量与空气的相对湿度。发酵叶本身含水量影响茶汁浓度,浓度过高过低,化学作用受到抑制,造成发酵不足或不匀。相对湿度可以维持叶内水分,不致因蒸发过快而造成发酵叶表层干硬,影响正常发酵。因此,发酵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
  (3)通气
  发酵中物质氧化需消耗大量氧气,在缺氧条件下,发酵不能正常进行,发酵场所保持新鲜空气流通。摊叶厚度影响通气和叶温,摊叶厚度一般为8~12cm,嫩叶薄摊,老叶厚摊;气温低要厚摊,气温高要薄摊,以保持通气良好,达到空气新鲜,供氧充足。
  3.发酵的程度
  (1)青草气消失,出现发酵叶特有的香气——一种清新鲜浓的花果香味。
  (2)叶色春茶黄红,夏茶红黄,嫩叶红匀,老叶红里泛青。
  四、干燥
  是鲜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决定品质的重要环节,一般分毛火和足火,中间经一段时间的摊凉。
  1.干燥的目的
  (1)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
  (2)蒸发水分,紧缩条索,使毛茶充分干燥,利于保持品质。
  (3)应用湿热化学作用形成工夫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2.干燥过程中的理化变化与品质的关系
  (1)迅速制止酶促氧化作用,70~80℃时,多酚氧化酶失活。
  (2)在烘焙过程中高沸点的具有良好香气的成分透发出来,低沸点的不愉快的芳香成分挥发逸失。
  (3)因热化学作用具有强烈涩味的酯型儿茶酚裂解成简单儿茶酚和没食子酸,减少苦涩味而形成活泼的收敛性味感。蛋白质裂解成氨基酸,淀粉裂解成可溶性糖,使茶汤浓度提高,滋味醇厚。叶绿素的裂解破坏,改善了红茶的色泽。
  3.干燥的技术因素
  主要掌握温度、风量、烘干时间和摊叶厚度。
  (1)温度
  兼顾蒸发水分和内质变化的要求,应掌握毛火高温110~120℃,足火低温85~95℃。毛火低温容易产生发酵过度,温度过高造成外干内湿。
  (2)风量
  一定条件下,加大风量可提高干燥效率,风量不足,水蒸气不能及时排出烘箱,影响品质。风量过大,热量损耗。
  (3)时间
  毛火高温快速,足火低温慢烘。
  (4)摊叶厚度
  保证通气性良好和热能的充分利用,干燥质量的前提下,毛火薄摊,足火厚摊;嫩叶薄摊,老叶厚摊;碎叶薄摊,条状叶厚摊。
  4.干燥的程度
  毛火茶含水量以20%~25%,足火茶含水量以4%~6%为适度。实践中经验掌握毛火茶叶条基本干硬,嫩茎稍软,足火茶达足干,梗折即断,用手指碾茶条即成粉末。
 
作者:玲儿
日期:2016-07-26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