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七之事》中有几则故事,言茶之用,实已将茶作载体,传情达意。如吴王孙皓“密赐茶以代酒”,表达上对下的格外关照;陆纳以茶果待客并视为“素业”,表现为官清廉;王微《杂诗》诉相思之苦;南齐世祖武皇帝的遗诏以茶果为祭、不用牲灵,是以俭教育后人,恐奢侈丧国。
唐人用茶传情达意有如下数端:
①酬客:酒不常有,而茶事易为,无论是王公朝士、凡夫俗子、僧人道士,贵客临门,煎茶相待,不破费而已尽主人之谊。就连大唐天子招待外国使臣也是茶饮,借茶传情,以和四夷;
②赠友:唐人“谢某某寄茶”的诗很多,可见当时茶是珍贵礼品。谢人赠金太俗,不好入诗;茶乃廉品、雅品,写入诗中可见友情之纯洁深厚;
③赐茶:上级待下级以“赐茶”方式联络感情。赐茶之举见于唐史较多,是大唐天子习惯采用的“笼络手段”。“清明宴”是集体赐茶的方式,一年一度,仪规庄重;
④茶会:僧人、文人喜办茶会,朋友相聚,品茗唱和,所谓风流际会,乐此不疲;? ⑤茶祭:如以茶祀天祭祖,佛寺茶供养,都为传达生者对死者、凡人对神佛的感情,或缅怀,或祈福,希望以茶沟通;
⑥茶禅:佛门以茶“斗机锋”,如福州长庆慧棱禅师,人问“如何暗来底事?”他答“吃茶去”。人问“从上宗乘,如何举扬?”他答“今日未吃茶”。赵州和尚的口头禅是“吃茶去”,意即“你自己去悟吧”,促其“顿悟”。茶禅很深奥,旨在引导僧人进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不靠明师耳提面命,凭自己的直觉感悟去参透佛理,见性成佛,此谓禅境,或茶的“禅境”,禅的“茶境”。作为茶的传情达意,此为最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