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以后,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也如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生产工艺技术曾一度得到发展。但是在艺术创造方面特别是在雍正(公元1723年)以后出现了衰退,出现了繁琐、堆砌等作风。万幸的是,清代对于陶瓷工艺品的评鉴和研究较为重视,出现了许多专业论着,如《陶说》、《陶录》、《陶雅》、《古窑器考》等,对紫砂壶也不例外,为了继承和借鉴,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紫砂壶造型的理性总结,出现了与当时其他工艺品所不同的创新制作氛围。
一是始终保持原来的风格,民间各抒其巧、各显其长、朴素大方、意匠精致的作品不断涌现;二是迎合当时的需要出现了大量的加花鸟果木、龙凤走兽捏塑或壶体浮雕和仿生型,《风卷葵》、《鱼化龙》、《松鼠葡萄壶》都是这方面的典型的作品,同时开始出现印包壶、茄式壶、石榴壶,福、禄、寿也出现在壶体上。而且还出现了珐琅彩工艺用在壶体装饰上,华丽但不落浮躁。紫砂壶在清代的这种生产制作状况,是在其他陶瓷传统工艺品的生产中所没有的,在当时其他陶瓷品种的生产中也绝无仅有。
这方面原因有二:一是民间大量的艺人承袭前人的手工技艺。传统工艺风格,创作习惯不易改变,对清代满文化的传统难以接受,明末清初尚在的一批文人雅士也需要这种传统的风格。二是紫砂壶的生产制作工艺、工具装备较其他陶瓷相比,依赖性不是很大,手中的变化完全由自己掌握,不受制约。这样产生了不同的紫砂艺术风格,为不同对象服务。前者淳朴自然,富于文化气息;后者刻意造作,具有匠心和雕琢气。各种不同的品种,流传至今。
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如何对其发扬光大和升华应给予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瓷库中国专家沈教授每每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就说:紫砂文化的发展,犹如音律,抑扬顿挫。随着现在龙年礼品紫砂茶具热,不同风格和不同工艺又重新百花齐放了开来,这种情况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可终归到底还是要去选壶,拿回家的,今天有幸请沈教授为大家讲授紫砂选定四部曲,相信会对大家非常有用的。
茶壶容量大小差距甚多,大者容水数升,小者仅纳一杯子之量。同样的,有的人交游广泛,天天高朋满座,一周泡掉三斤茶,此时如果选用朱泥小壶来泡,那光是来回 地倾茶注水便够他手忙脚乱,满头大汗了。反之,若三两好友促膝品茗,偏偏选用容水近升的大汉方壶,那岂不强迫人人非要牛饮一番不可,果真如此,那保证不出 三个月,你的朋友会三个变两个,两个变孤支,到头来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