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侨销成就六堡茶
普洱茶
“六堡茶是历史上最大的侨销茶!”刚见面不久,广西梧州茶厂厂长刘泽森就向初来乍到的我们介绍说。“六堡茶是后发酵茶,具有消暑祛湿、清热解毒的功效,以前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一带市场很大。”
与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四川雅安藏茶主要销往藏区和西北边疆相比,同为黑茶家族成员的六堡茶传播路径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如果说历史上普洱茶、黑茶、藏茶是以人背马驮的方式,通过艰难险阻的古道向藏区和西北边疆甚至更远的地方运输,那么六堡茶则是通过水路一路顺风顺水地向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一带传播的。
 
两种迥然的运输方式,两个完全相反的传播方向,使得六堡茶尽管早在清嘉庆年间就被列为全国二十四大名茶之一,但在很长历史时间内却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态势。对于许多内地的消费者来说,六堡茶是一种听说过没见过甚至是闻所未闻的茶类,但对于东南亚一带的华侨而言,六堡茶是牵起他们与故土的一条情感纽带,其味道里蕴含着无尽的乡愁。
明朝初年,中国人就开始成规模地向东南亚一带迁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迫于生计大量华工被招往南洋做苦工,特别是1893年清政府废除海禁后,至1900年前后每年到东南亚一带的华工达10万以上。在这股华工涌向南洋的热潮中,曾是世界产锡大国的马来西亚,一方面在饱受着西方列强对矿业资源无穷尽的掠夺,另一方面也因矿业开采需要大量华工,而成为了六堡茶消费的福地。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矿洞内的气温却湿冷凛冽,矿工们每天都得忍受气温冷热巨大变化的煎熬,洗矿工更是要饱受长时间双脚泡在溪水中上热下湿的苦役。地处异乡的水土不服,恶劣的劳作环境,以及体力透支的劳累,使得华工们身处恶劣的生存环境。每天都有大量的华工到来,每天都有大量的华工死去。“早上你抬着乡亲去葬,下午换你被抬着去埋”,这种每天都在上演的惨剧,就是当时华工们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对茶的需求在这个时候开始被人们注意到了。
早期进入马来西亚的华人,主要来自三个地方,一是潮州的客家人,二是闽南的安溪人,三是南方的两广人。起初客家人品武夷茶怀乡,安溪人喝铁观音当慰藉,两广人则情系六堡茶来寻找故土的味道。但不论是早期来自哪个地方的人,随着时光的演进,最后都融入到了六堡茶的感官天地中。
 
茶是随着华工一起来到东南亚的,六堡茶也不例外。与武夷茶、铁观音有所不同的是,从一开始六堡茶就被两广人当作生活需要的药品被带到东南亚一带的。价格低廉也更耐泡的六堡茶茶性温和,不仅具有其他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还具有清热润肺、消暑祛湿的特性,恰好符合了马来西亚的气候和矿工们的需求。当时在矿区泡六堡茶是每天必需要做的功课,煮一大锅水待水开后放入六堡茶闷一下即可,然后矿工排队每人一壶茶,左手提着粥右手提着茶方才进入矿山。因此,六堡茶在当时不仅是慰藉华工思乡之苦的载体,还是矿工们生存的重要保障。据说当时矿业老板招工人,广告单上面一定会标注“提供六堡茶”,否则很难招到矿工。
盛极一时的马来西亚采矿业,使得对六堡茶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广州、香港等地的茶行都纷纷到马来西亚开分行,也就形成了后来港、澳及东南亚一带的华人华侨对六堡茶较为依赖的习惯。
作者: 段兆顺
日期:2023-08-1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