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鲜为人知的明代茶道
普洱茶
若您想了解岭南地区明代文人的艺术与生活,广东省博物馆是个好去处,近日,记者应邀来到“荟雅南州——明代茶道”主题活动现场。品饮佳茗的同时,毕业于中山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广东省博物馆馆员牛晓琰给记者上了一堂明代茶道课,“都说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但承上启下,定型现代茶叶的加工方式及饮茶方式的,确是我们较少提及的明代茶道。”
饮茶方式的变革
唐以前,茶叶的使用比较粗糙,多与如葱姜等调料一起煮后形成羹汤。自唐朝始,“茶事”变得十分精细化,“文人茶”的概念初步形成并很快得到推崇,陆羽编撰的《茶经》,从水、器等各方面十分详尽地阐述了唐代的饮茶方式——煎茶法。
 
及至宋代,上至帝王下至街坊,全民兴茶,日本的抹茶道便缘于此时最负盛名点茶法。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颁下诏令,派专使到建州北苑建造帝王专属的龙凤团茶,采摘制造极工尽料,非常奢豪。
历经社会较为动荡的元代,饮茶方式趋于简捷质朴,明太祖朱元璋历史性地废除了唐末宋初以来最昂贵的茶叶“龙团凤饼”,改为芽茶进御:“庚子诏建宁岁贡上供茶,听茶户采进,有司勿与。敕天下产茶之处,岁贡皆有定额,而建宁茶品为上,其进必碾而揉之压以银板大小龙团。上以重老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
风靡两宋时的斗茶之风消失了,饼茶为散茶所代替,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茶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清饮成了主流。
 
饮茶空间的变革
明代以“榷茶易马”为国策,“茶”的政治地位提高,茶肆茶坊比前朝有极大发展,新茶种层出不穷,这是中国茶事的持续发展时期,也是中国茶学繁荣时期。明代茶学著作五十余部,占中国古代茶书一半。
遗憾的是,明代茶道文化却没有唐宋时期厚重大气,茶道文化更偏重茶技艺和茶器具。但文人雅士怡神养性,兼以琴棋书画,在籍茶以张扬个性,籍茶以明志,籍茶以养廉,达到历史的新高度。
茶寮,为明代茶人所独创的小室,一般坐落于书房旁,是专门用来举行茶事活动的场所,相当于现代的茶空间。幽静清雅的茶寮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场合之一,在这里读书看画、品茗独坐、接友待客、长日清谈,也是小型雅集的聚会所。
 
明初社会相对不够安定,许多文人胸怀大志而无法施展,不得不寄情于山水或移情于琴、棋、书、画中,而茶正可融和于其中。与前人相比,这些饱学之士们更加强调品茶时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审美情趣的营造。
于山间清泉之侧抚琴烹茶,泉声、风声、琴声、与壶中汤沸之声融为一体。或于草亭之中相对品茗,或独对青山苍峦,目送江水滔滔。古今茶人皆明白,茶一旦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就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而成了人们契合自然、回归自然的媒介。
作者:谭吉慧
日期:2023-08-1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