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绿茶龙须茶的采制技术
  普洱茶
 
    龙须茶的品质特征:外形要求必须达到短毛笔状,壮直、墨绿色外,其冲泡的香气带乌龙茶香型,优异者亦带有兰花香,滋味醇厚,茶汤清澈明净,呈橙黄色,极耐冲泡,可泡五六次味不变。
 
    采摘
 
    龙须茶由于其加工工艺独特,因此对鲜叶原料有特殊要求,为能取得肥壮拉拢式梢,茶树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或套种蔬菜,常年有肥水管理,才能促使萌发较长而肥壮的新梢,以供制龙须需要,专门培植。茶树品种以武夷菜茶有性群体为主。要求采摘较长之新梢,一般采摘期在谷雨至立夏前,待瓣梢伸育至1芽3、4叶,长度达9—12厘米左右时带梗采下,采下的鲜芽叶必须完整,顺序轻放于茶篮,不能重压,以免茶梗折断或叶片破碎,并及时送回加工处理。
 
    萎凋
 
    将采回鲜叶,薄摊在竹席上,置于室内进行萎凋,晴天也可先于室外行日光萎凋,再转移入室内萎凋,萎凋至叶片呈半柔软状态,叶面失去固有光泽,用手持茶枝基部,前端二叶呈下垂状态为适度。
 
    杀青
 
    杀青锅温掌握在200度左右,每锅投叶量为0.5—1.0千克,用扬吊结合翻炒手法炒之,炒至茶梗和叶片变软,梗折不脆断为适度,杀青必须熟透。
 
    揉捻
 
    杀青叶必须热揉至茶汁外溢,叶卷成条即为适度,随即将揉团充分抖散并摊凉于竹匾上,进入下一步一工序。
 
    整理和扎束
 
    将已抖散摊凉放于竹篱上的茶条,趁茶汁未干进迅速地一根根理直,整齐平入在竹篱上,宽约10厘米,分二层,较长的茶条放在底层,较短的放在上层,并将在揉捻时所断碎的梗叶迅速集中起来,搓成长约寸许,大如拇指的椭圆形小团,再将整理好的茶条包覆在我面,使小团的断梗脆叶包在里面不致外露,而后两端用红绿丝线捆扎,扎好后将基部(茶梗一端)用剪刀修剪整齐,再将两束(单束不需)合并,中间用另一色丝线扎紧(即二端用红色,中间用绿色)。捆扎很有技巧,松紧必需恰到好处。同时动作要快,否则茶条外面茶汁干后则不易互相粘附而容易松散。
 
    烘培
 
    由于龙须茶经捆扎成束,不易烘干,必须分阶段进行烘焙。全过程计分六个阶段,除第一阶段初烘(俗称幼烘)是由茶农进行外,后面五个阶段均由茶商或收购部分集中处理。用竹制焙笼,将茶束按顺序分层间隔放置,防止阻塞通热气孔隙,每智能约2—2.5千克,在炭火上进行烘焙,焙火温度一般掌握在100度左右,不可太高,历时3—4小时,中间另用一空焙笼进行各笼搬移翻动(原上层放置下层),烘至六成干即可。此时茶束表面已基本干燥,待稍回软后(以免搬运时断碎),即可送收购点投售。
 
    再干
 
    收购点将收到的六成干茶束,迅速置于焙笼中以文火烘烤,以免茶束内部变质。再干时每焙笼放置茶束3.5—4.0千克,以60—70度左右火温慢慢烘焙,每隔两小时左右,须用另一空焙笼将茶束搬动一次,一般再干时间需48小时,搬动20余次,搬动要小心防止茶束断碎,而每笼有300余个,只能逐一搬动,很费精力。
 
    摊凉回潮
 
    将再干的茶束,放置于竹席上摊凉24小时左右,使茶束内部残留水分,尽可能扩散到表面上来。若遇雨天,可适当缩短摊凉回潮时间。
 
    补火
 
    将已摊凉回潮的茶束,重新置于焙笼中烘烤,每笼3.5—4.0千克,于60—70度火温下,文火慢烘7—8小时,每隔两小时左右搬翻一次。
 
    再摊凉回潮
 
    将已补火的茶束,再取出放置于竹席上冷部回潮,视气候情况摊凉12—14小时,让茶束内部的残余水分,再次扩散至表面,以利复火。
 
    复火
 
    这是在茶束装箱前的最后一次烘焙,将再摊凉回潮的茶束重新像补火一样,以60—70度温度重复烘烤一次至足干。
 
   装箱
 
    复火后的茶束,待稍凉的后即可装箱,装箱时必须按顺序排列,每箱重19千克,约装一千五六百个茶束。
 
作者:未知
日期:2023-08-2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