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百科 >
古代人如何在茶叶方面造假
普洱茶
 
    我们知道现在这个社会里的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假冒伪劣的市场乱象,这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还大大扰乱了市场秩序。造假现象早就由来已久,且层出不穷。别以为古代人就老实巴交不弄虚作假,实际上古代造假现象就非常严重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揭秘下,古代人如何在茶叶方面造假?
   造假
   在唐朝之前,茶叶的知名度还不算高,并非是现在普及全国的饮品,所以人们对它也没有太深刻的认识,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茶叶长得是怎样子的。这就让不法之徒钻了空子,据唐代《本草拾遗》中记载:“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当日成者良。蒸、捣经宿,用陈故者,即动风发气。市人有用槐、柳初生嫩芽叶杂之。”古人简单粗暴得直接用槐、柳的嫩芽来冒充茶叶,这种滥竽充数的造假手法令其获利无数。
   茶叶
   茶叶兴盛、流行于宋朝,当时全民饮茶风气日渐流行,造假的人更多、更大胆了。“比又有贪利之民,购求外焙已采之芽,假以制造,研碎已成之饼,易以范模,虽名氏、采制似之,其肤理色泽,何所逃于鉴赏哉。”作为最懂茶的宋徽宗曾在他的著作《大观茶论》中提及,贪利之民以次充好,牟取暴利。做假茶做到连皇帝都知道了,证明了当时茶叶造假现象相当严重。
   所以宋朝政府在验收各地贡茶时,便采取了“开汤审评”用来辨别真假伪劣。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便记载了这种检测办法,负责的官员现场泡茶观察茶汤、茶味、茶形以及有无杂质等,如果发现造假伪劣,则严惩不贷。
   茶汤
   清朝茶叶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但是造假贩假也相对严重。不懂茶的外国人遇到的坑也是不少的,在进口中国茶叶时,居然发现了一斤茶竟掺杂了二两茶,这让外国人损失惨重。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加大了监管力度。首先为茶叶商人颁发“经营执照”和“注册商标”,并授予出口经营权。
   其次,政府任命专门的官员进行定期茶叶质量抽查,一旦发现产品有问题,则将该批次茶叶全部充公,抽查力度大到连茶叶的包装与牌号不符都要受到处罚。据史料记载,清政府还制订了茶叶质量标准。生产厂家依据样品   标准对照生产,而茶商样品则需要检验审评符合标准才可以放行,否则一律扣留、充公或焚毁。
   干茶
   从茶叶成为商品的那一刻起,造假制假手法也就随之兴起,皆因利字当头,不择手段去牟取暴利。时至今日,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行业乱象依旧存在,甚至愈演愈烈。这不单单需要行业从业人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与法律常识,行业自身也要形成强有力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大监管力度整顿、维护市场良好的秩序。
 
作者:PUER_普洱的博客
日期:2023-08-2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