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安溪铁观音有许多珍藏有待进一步去挖掘
普洱茶
在安溪,茶叶、乡土建筑等话题,信手拈来,随便做点文章都可以做得很好。”日前,著名摄影家李玉祥到安溪采风时表示,“来安溪是一种享受。安溪大山里有许多珍藏,有待于去认识挖掘;正如铁观音要慢慢品,细品才能品出感觉,安溪地面上这么多好东西也需要好好梳理一番。”
安溪铁观音很神奇
“这是我第二次来安溪。第一次到安溪是在2009年,为《安溪铁观音——一棵伟大植物的传奇》那本书拍摄图片。”李玉祥介绍,应邀作为图片统筹,他当时就是冲着安溪铁观音而来的。此前,泉州很多地方他都去过了,唯独没到过安溪;以往虽也曾喝过铁观音,但对铁观音并不了解。那一年他到安溪,全是围绕铁观音做文章,才真正了解安溪铁观音的起源、发展与传承等方方面面,发现安溪铁观音很神奇,对铁观音的兴趣愈发浓烈。
初到安溪,李玉祥就被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铁观音茶园给吓住了,觉得安溪人在土地利用方面太厉害了。“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气候宜人,山间茶园云雾缭绕,太壮观了,真称得上是好山好水出好茶。”李玉祥说,从最早喝的清香型铁观音,到浓香型铁观音再到后来的铁观音老茶,铁观音的滋味可谓丰富多彩。“不同山头、不同地域、不同制茶师傅制作的铁观音就有着不同的韵味,像‘鸭母算’的茶太有意思了,很有个性,口感很好,滋味非常独特。”
李玉祥介绍,那一回他走访了八马茶业、魏荫名茶、华祥苑茶业等几家铁观音品牌茶企,逛了不少茶山茶园,还原铁观音最原始的种植、生产与加工等环节,让更多不了解安溪铁观音的人了解安溪铁观音。同时,还找了很多有名的设计师精心设计《安溪铁观音——一棵伟大植物的传奇》一书,以清香型、浓香型及陈香型三种铁观音茶汤的颜色作为整本书的基调,该书获评201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茶叶与红酒有很多相似之处,茶业可借鉴意大利、法国等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学习他们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行业自律、质量管理和品牌锻造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同时,恪守传统工艺,保持味觉上的稳定不变。”对于茶产业未来发展,李玉祥认为,小众茶将成趋势,铁观音也应走小众化道路,“像‘魏十八’就挺好的,魏月德重视铁观音历史文化,办茶厂,建茶叶博物馆,还亲自上阵演示铁观音传统制作工艺等,在茶品上用心注入文化内涵。”
 
安溪大山里“宝贝”多
“这趟来安溪,收获很大。我发现安溪除了茶以外,苍莽大山里还藏着很多‘宝贝’,安溪的乡土建筑是一大亮点。”李玉祥眼中的“宝贝”指的是散落在我县各地的古建筑古民居。身为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的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十分关注当地的传统文化与乡土建筑。
谈及安溪的乡土建筑,李玉祥两眼发光,“如,蓬莱这个地方,不单地名取得很牛,里头的古建筑古民居也相当不错。”一进联中村,他就被大墘内几座保存完好的闽南古大厝震撼到了。“我走过很多地方,看到过不少老宅子破败不堪,有的甚至作养鸡养鸭之用,又脏又乱,但蓬莱的古民居不一样,打理得干干净净,屋里还住着人,保护得相当好。”
在蓬莱镇走访了联中和蓬溪两个村庄,李玉祥边拍着古民居边发朋友圈,朋友们一见图片,都很震惊地问道:“泉州还有这样的好东西?”李玉祥笑着说:“是的,在泉州安溪。”
 
到芦田镇芦田村登上莲花山头俯瞰林鹤年故居群时,李玉祥如获至宝。从珍田祖祠、天伦书屋、麟德居,再到梳妆楼、典当行、龙美居、四合院等散布于田野间的古建筑,他一头扎了进去,冒着雨在田间跑上跑下,直呼“太厉害了”“不得了啊”“文化人的房子与普通人的房子就是不一样”……李玉祥对故居现存的一砖一瓦赞不绝口,时而用相机拍,时而用手机拍,不停地按快门,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的安溪人太厉害了,在那么偏僻的深山里能选用最好的材料、最精的工艺,建那么好的宅子,历经数百年还能矗立那里,很不简单啊。”
而在城东新城参内乡,李玉祥说,他想不到在县城附近也还有那么美的老宅子,原以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城里都没什么好东西了。没想到在参内和城厢这两个地方都还有不少“宝贝”。
“安溪的‘宝贝’虽多,但也需要加以保护,再不保护,很多不可复制的东西就会消失。”说到乡土建筑的未来,李玉祥不禁担忧起来,“现在很多地方的城市建设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建筑风格太过于现代化,没经过深思熟虑,一味追求短平快,到处高楼林立。将集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古老价值和独特建筑美学的古民居摧毁殆尽。”
针对如何保护好古民居古建筑,李玉祥建议,借鉴意大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与经验。作为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意大利保存了许多古代和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遗产。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就开始有步骤、有条理地对其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两个世纪以来,建筑保护已深入到意大利的每个角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把传统的、个性化的东西保护住,留下来,让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
 
人物名片
李玉祥,江苏南京人,出生于1962年。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1999年12月,毕业于澳大利亚亚格里菲斯大学与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硕士研究生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策划出版的图书包括江苏美术出版社“老房子”系列,北京三联书店“乡土中国”系列、《福建土楼》等。
1996年至2000年,摄影作品个展及联展在德国、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展出。2006年5月,荣获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
作者: 林爱娥
日期:2023-08-2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