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以茶济世“傻”教授的点花成金
普洱茶
教授福建厦门人也,文华以为名,桃李天下,茶著等身。古稀之年,倾家财开发上晓起村,时人以“傻”称之。
拒修路,护百年驿道;修茶坊,存古老茶器;种皇菊,富一方百姓。以造“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为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村民感其如此,入其农业合作社;同心同德,期在共富。
赞曰:唐寅有言:“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以身事茶,种菊济世,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傻”教授传》
“傻”教授做的“傻”事
陈文华教授1935年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曾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4年,陈教授受邀赴婺源协办茶文化节活动。期间,他偶然参观到上晓起村,被这里青山环绕、一水横亘的原生态自然风貌吸引。
尤其是一台堪称“活化石”赣州地区保留最为完好的元朝制茶揉捻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教授就此在上晓起村“隐居”了下来,还在当地村民间获得一个“傻教授”
的戏称。
能不“傻”么?古稀高龄,不去过悠哉乐哉的退休生活,偏偏跑到荒山僻野里,连毕生积蓄都掏了出来。
当地人茶余饭后,又多了项谈资——关于“傻”教授做的“傻”事:
村里总共就那么几十户人家,他在这儿成立了根本没什么级别的“晓起(村)皇菊研究所”。
 
把穿村而过的石板路给拆了,铺上水泥,让汽车进来,多好!“傻”教授坚决不同意,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咱们村的这条石板路是古驿道,好几百年了,这青石板上都压上了车辙印,是咱们村的宝贝,不能毁了!汽车不能让它进来,车进来了,咱们村就不是古村了。”
 
路不让拆,那个又老又破的水驱动小型制茶厂也不让动。他自个儿出钱买了下来把它买下来并加以修复。
人家虽然是教授,可不会种庄稼!种稻谷,种油菜,都没成。花了几万元从黄山买来的菊花苗,因为大雨,全被水淹了,再加上管理不善,年终结算下来亏了7万多元。
取来一朵花,致富了古老的乡村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陈教授当初种白菊,是看中它既赏心悦目,又有经济价值。现在白菊梦破灭了,却发掘了一条皇菊致富的康庄大道。
原来,当初为了美观而在田边种植的一些皇菊,意外地长得非常好,而且冲泡后入口顺滑,滋味清甘适口,没有苦涩。喝完后喉咙润、口腔留有清甜和花香。当时以每公斤60元的价格出售,很快便销售一空。
陈教授意识到,上晓起村是个海拔500多米的山村,群山环抱,层峦叠翠,气候湿润,日照短,昼夜温差大,又远离公路,空气清新,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上晓起皇菊与众不同的品质。
于是,陈教授决定从第二年起只种皇菊,而且逐渐扩大了种植规模,从最初的几亩到如今的70多亩。晓起菊花是用传统方式方法种植、管理,然后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烘干、加工,深受消费者喜爱。
 
陈文华教授特意为他的宝贝皇菊注册了“傻教授晓起皇菊”商标。
从2009年至2012年,中央电视台二套、七套节目组先后4次对陈文华教授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傻”教授和他的“晓起皇菊”开始家喻户晓,前来上晓起采风、摄影、品茶的游客络绎不绝。
只要一走到上晓起的青石古道上,远远就能听到村头的广播里歌声悦耳,播放的是陈文华自编自谱的童谣《迷人上晓起》:
“迷人上晓起,风光美无比。自然铺锦绣,文化是根底。传统小作坊,令人惊且喜。水转揉捻机,人醉茶香里。” 
如今的上晓起村,四季飘香,如花似锦,被誉为“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当初陈教授从村民手里“救”下的制茶作坊也成了个民俗景点,靠着古老的水转捻茶机械和水传动杀青炒茶的制茶作坊吸引了不少游客。
 
晓起皇菊不仅给上晓起村增添了亮点,还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地近百户农民加入了陈教授创办的农业合作社,2011年的时候,晓起皇菊为全村带来的收益就超过了600万元。
一位古稀之年倾尽家财实践“文化兴农”的“傻教授”,
一位点花成金,带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活财神”。
到了十一月,又是皇菊采收的季节,成片的晓起皇菊构成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独特景观。
没有当年陈教授的“傻”,哪有今天晓起皇菊的“福”呢?
 
作者:佚名
日期:2023-08-2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