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本就是药用和佐料,我们老家做菜时偶尔用陈皮,只不过我们叫做柑子皮,药铺才叫陈皮。
广东陈皮大致产生于宋代的黄氏家族,以江门新会著名,出现也就是药用和佐料,近现代开始与熟普嫁接,有少量人群喜欢,无他,南粤人生活习惯而已。
类似柑普茶的产品其实在十几年前已经出现在广东鹤山,有一家果树研究所2003年就推出了一款“陈年桔普茶”并在2005年申请专利成功。
而在此之后,真正作为陈皮核心产区的广东新会,随着普洱茶市场的起伏,才得到人们的关注。
不是茶界人,本不问茶界事,只要在茶界有几个朋友,认识几个写书的,认识几个做茶的,认识几个卖茶的,藏有几饼普洱茶,就行了。
今年在广州秋季茶博会上才得知柑普茶走红了,而且“红糊欺天”,“红得发紫”,似乎不谈点柑普就不咋地。
连津桥,岁月知味这样的品牌都赶着玩起了小青柑,还请来大咖周重林站台,名曰品烟会,实际上只做了一盒烟和两小坨柑普茶的跨界,为柑普造势,还成了十大新闻。
在沙龙上,有专家认为,自此,柑普改变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普洱茶市场“混饮”时代来临。
属下断然不敢苟同,因为柑普出现只不过是普洱茶行业整体疲软中的一个偶然罢了。就像男人长期功能不行偶尔需要点刺激。自2013年以来疲软的普洱茶市场毫无新意,这个人群总要有点新意思,一个行业总要有点替代产品歇歇脚,找个话题,柑普也就是这个行业中的一个小意思,不可能出现大局面,茶的物质属性在本质不在花样,茶的精神属性在文化不在陈皮。
喜欢柑普的朋友请小心,属下认为,用生青皮装进熟茶再晒干,或者烘干,相当于熟茶进入湿仓,再渥堆一次,发霉不发酵是可能的,不变质是运气好,好坏标准凭感觉、凭习惯、凭直觉,如何标准化,玩玩可以,成为一个行业标准有点悬。
如果采用晒干的柑壳装茶,干壳萎缩,外观不美,负责任的厂商就需要用大米先填充到柑壳,保证其外观美化,慢待晒干再装茶,费人工、费过程、费金钱、费成本,不符合烘干出货,赚得快走人方便。且手工填装,细菌必然超标,两干相遇,硬化的柑皮囊到能底有多少药性和芳香可以与熟茶渥堆杂交之后产生奇香?有待理智观察。
小青柑更不可取,茶委屈在小壳中,不得舒展,如何释放茶坨酚?如何为知己者雀跃?冲泡时整坨放入壶碗中,内置茶如何清洗灭菌?其卫生标准如何管控?所以品饮者必须小心谨慎,喝柑普时,小心谨慎,勿食苦果。
为什么要诞生熟茶工艺?就是可以不用长时间存放直接品饮,因此,柑普存放长久一说与熟普问世大道不符,陈皮,熟普还能够在存放中自然陈化?壳里面的旮旯除了能够藏污纳垢之外,冲泡时不能充分清洗之外,毫无妙品可言。
陈皮佐料使用,需要炖炒煮,陈皮药用,需要研制,陈皮之陈,在于换季储藏,并不是越陈越香,越陈药性越强,除了普洱茶,不是什么玩意儿都要等到几十年之后才有价值,还是活着的时候能够使用,才能让意识决定物质,柑子皮变成陈皮是储存需要。陈皮入茶,就是口感品饮疲劳换个玩法而已,不可能出个“混饮时代”。
再说保健,噱头罢了,茶是解毒的,茶科学明明写着,服药时忌茶,会降低药性,难道陈皮的药性碰到茶不减反增?依据何在?违背科学根据,本来陈皮是可以入药的,但是遇到茶,什么药性也被消解了,何来保健一说?痴人说梦话罢了,一群可爱的“小心柑”。
我询问一个四十年茶龄老先生如何看柑普?他说,心里不喜欢,不看好,但是有钱赚了还是要赚,商人不能和钱过不去。
一个门类赚钱,资本就会追逐,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一哄而上,技术标准跟不上赚钱的速度,价格高地瞬间向价格低谷盘旋,是必然趋势。存放很多柑普炒作的人,准备栽吧。
茶行业就是这样自己把自己玩残的、玩疯的、玩疲软的,被玩了还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