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汉代,我们智慧的祖先就发明了造纸术,随着纸的发明,造就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云南民间手工造纸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至今仍然使用东汉时期造纸的完整工序,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是迄今为止工艺传承最为完整的手工造纸技术。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云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植物,当地的人叫"马三",把它外面的皮全部剥干净(只留中间白白那一层),晒干,然后,经过二至三小时沸水煮,再用榔头把煮好的树皮捣得很碎,做成纸浆。再经过加工,均匀晾干,就成了我们包普洱茶的棉纸了。
	01
	先把马三的皮剥干净,只留中间白白的一层,然后晒干;
	02
	用沸水煮二至三小时;
	03
	用榔头把煮好的树皮捣得很碎,做成纸浆;
	04
	再经过加工;
	05
	然后晾干;
	06
	最终成为我们的普洱茶包装纸。
	 
	傣族纯手工棉纸的特点:
	一、柔韧性极好,不脆,抗拉力比普通的棉纸更强;
	二、有木香味,这种香味不会流失,长久保留;
	三、防腐防蛀,有良好的透气性,用嘴吹纸,可以感觉到能把气吹出去;
	四、保留时间很长,缅寺里书写的经文,使用这种纸张,已经保留了几百年,现在还能使用;
	五、纯手工制作,厚薄不一,无法进行全彩色大型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