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喜茶丧茶”玩起来
普洱茶
“成名要趁早。”——张爱玲
“在未来,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机会。”——安迪•霍沃尔
在慢的时代要快起来很难,在快的时代,要慢下来亦是很难。大家都想方设法的去博人眼球,吸引关注,脚踏实地的可能还来不及去反应就被淹没在别人的喧嚣里。越来越注重营销,却把产品的实质抛出九霄。对应到讯息传播的时候,可能流量都被大多数标题党所截获,而好的内容却门庭冷落。每个人都太想快速成为100000+,都在一门心思的想着引流和变现,每个人都想在乱战里分到自己的一杯羹。出名的喧嚣之后,落下的还是一滩斑驳的水渍。
月初的时候,笔者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有内容又在推送“丧茶”,好多人把它和奶茶品牌“喜茶”对标。可是,人家就博下眼球,整个奶茶的行业就高潮了。“丧茶”所代表的快,是一种讯息的思路,要的就是博人眼球,要的就是在短时间能够引发大量的讨论,而“喜茶”确实用产品在一步一步的积累起来的。说实话,笔者个人不爱喝奶茶,对奶茶也没有特别的研究。但是就我这几年关注下来,传统茶叶界又何尝不是有“丧茶”和“喜茶”。快速扩张,到处博人眼球的,最后也不一定能落得个好下场。脚踏实地,用心做产品的人,也会被市场的万象所困惑。我们是要快,还是要好?这个问题,困扰过很多人。
 
作为一次网易新闻和饿了吗的联合快闪活动,丧茶是成功,吸引眼球,引发大规模的讨论,作为这次活动的出发点,这些目的已经达到了。“丧”作为一种自嘲精神,确实有很大的市场,马男波杰克、葛优躺、王三三们又何尝不是俘获了一大批自己的粉丝。这些人云亦云的“丧”总会有一大把人去跟随。来自公众号刺猬公社的文章《能对标“喜茶”的不是“丧茶”,而是内容营销的创意套路》分析的很是到位:
饿了么希望通过一些场景化的内容营销,和平台上消费频率更高的年轻用户们玩到一起去,由于“丧茶”的品牌商标已被抢注,经过与对方的协商沟通,这才做了“丧茶”的四天“快闪”体验店。
网易新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从年初开始在内容领域做转型后,网易日渐从硬新闻转向为年轻人提供泛资讯内容,因此希望围绕社会现象和年轻人的兴趣点做些营销策划。
如此看来,开“丧茶”快闪店的确是符合双方诉求的一场线下营销实验,对迎合年轻人审美趣味,塑造有差异化的品牌形象都有益处。
实际上,无论是饿了么还是网易新闻,这都不是第一次做创意营销。今年4月19号,饿了么联合杜蕾斯举行了“for one night”的推广活动,即送盒饭又送套套。而网易新闻在岁末年初也举行过“越孤独越热闹”的态度热点。
 
网络的“丧”文化
作为一次营销活动来讲,“丧茶”的操作确实值得写入教科书,值得进行细致的案例研究和分析,可是热闹之后呢?能留下什么?会对这个行业改变什么?喧闹过后的孤独,你有真的再听吗?我们越来越虚拟化和被带入的感情触感,究竟有多真实。
倒是编者在另一个公众号里,看到的另一篇文章《喜茶创始人:我开过很多很失败的店,没有人可以只靠营销成功》更能打动我。文章是正和岛对“喜茶”创始人的采访。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在接受正和岛的时候的观点:
我们中国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喜欢用元素代替灵魂。比如说起中国风,一定要搞一些红色,一定要搞一个唐装,一定要搞一个代入,这些都只是元素,本质不在这里。
现在我们传递的是激发灵感、创造灵感这种概念,喜茶就是一个灵感的产物,一个原创的产物。我们希望可以提炼出更具文化性、更有共鸣性、永恒性的那种东西,而不只是传播性。
未来,我们希望把喜茶的品牌势能做得更高。我觉得国产品牌最缺的就是势能,很多品牌不是死在扩张的速度上,而是死在最后势能不够。我觉得在开分店的时候,品牌的势能是一个消耗的过程。当只有几个店,你品牌的势能很强大,等开得越多,开得越大,你越低档。我们现在要在一线城市先扎根,北上广深,其他地方不着急,其他地方有山寨也不要紧。等我们在北上广深都有了根基,品牌势能做得足够高了,有朝一日,再去其他地方开,就能轻而易举地消灭掉那些山寨。
当然,这些文字都可能是有选择性的进行过处理,和“丧茶”的文案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是我在文章还是看到了新一代饮品创业的一些思考。而这些思考,又何尝不值得传统茶叶行业的大多数从业者学习。任何行业都是需要脚踏实地把产品做好,如果只有概念的创造和凑热闹,这个行业也不见得能有多好的发展。
我们都想出名,可是出名之后呢?
 
作者:找茶
日期:2017-05-1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