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贮藏时间条件。普洱茶的独特风味还与其有一个自然陈化的过程有关。 无论生、熟普洱茶均需要一定时期的陈化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品质。无论是晒干之后的普洱毛青茶,还是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制成的“熟茶”和“生茶”,其生茶锐烈而欠章理,其熟茶则茶味厚酽而堆味浓重,都须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其品质、口感、风味才稳定而优良。
创造一个适宜的贮藏环境,给予一定的时间非常关键。此外,储放环境条件下不同,其茶叶品质就有很大的差异。将新加工的普洱茶放在相对干燥的仓库里让其自然缓慢的陈化,以形成普洱茶特有的的陈香味,这种茶叶习惯称之为“干仓陈普洱”。“湿仓茶”则是将加工好的普洱茶放入湿仓进行处理,以加速转化过程。但不论是“干仓”还是“湿仓”处理,贮藏时间加温、湿度的合理控制都是必要的。
一、湿度
湿度过大是普洱茶存贮的头号杀手。过去由于受发酵说的误导,认为普洱茶变化一定要有微生物参与发酵,发酵就要有温湿条件,因而很多书中主张存茶要有足够湿度,空气湿度超过80%都可以,存茶室过干还要主张加湿。加湿的确可以促微生物繁殖,加速普洱茶汤的红化,但一定得不到高品质的越沉越香的普洱茶。普洱茶的正常利用的是晒干后保存在茶叶中自带的9%左右的细胞水分,外来水分进入普洱茶不会帮助普洱茶向好的方向变化。据试验观测,普洱茶45%至65%湿度值时茶香释放最佳,超过70%后,空气湿度会将茶叶释放的香味大量吸收,加速普洱茶香味释放,不利于越沉越香。超过80%后微生物会逐步加速繁殖速度让普洱茶发生外分解的发酵,导致霉变变质。因此存茶地的湿度控制在65%以下最佳。
二、光线
在前些年的普洱茶书刊中对光线影响基本没有涉及,今年开始指出要避光了。光线具有很强的穿透作用和氧化作用,紫外线会直接影响酶的活性,是普洱茶存放中必须避免的。不避光的普洱茶,单饼摆放,不需阳光直射,只需放在有自然光、灯光的室内一年就会有明显的异味,有人称“日臭味”,类似于腊肉放长后民间称为“哈”的味道。如果单饼放在阳光不时会照到的地方三个月后就会有异味,而且还会快速跑香。很多卖茶人、买茶人不懂这个道理,很多茶店架子上一饼饼一堆堆摆放,用一句话评说:可惜了那些普洱茶了。家庭存茶最好放在纸箱内。茶店架子上尽量少放茶,只放必须的样品,买茶人不要买架子上的样品,卖茶人不要拿架子上的样品来泡给客人,因为那个茶可能已经变味变质。
三、温度
温度会减缓或加速普洱茶的变化。在24℃至25℃时酶的活性最佳。低于20℃会减缓普洱茶的变化,相对高温(30℃至45℃)会加快普洱茶变化,但如果是高温高湿(30℃多度和80%以上湿度)就容易使微生物繁殖,加速发酵霉变。有的书上说高温会让茶变酸,但在实际实验中没发现这种结果,根据自然高温一般不超过40℃的情况,将茶密封保养水分后放在高温房内2年,没发现变酸;实验中,生茶变化不明显,渥堆熟茶的酵味明显减退,香味提升明显。因此存茶时自然的温度不必防高,如有条件冬天适当加温会更好。
四、密封度
受传统发酵说的影响,一直以来主张存茶要有相对高的湿度和通风。要用通风氧化发酵。但通风正好是普洱茶越沉越香的大敌,良好的通风再加上每年有近半年的70%以上的湿度,把茶叶释放的香气不断吹走、吸走,存茶时通风度与越沉越香是一对矛盾,密闭度过大则茶叶变化会减缓,而如果通风保存则普洱茶就不会越沉越香。茶香是茶叶内分解时的能量释放过程,内分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酶催化是其中重要一项,酶的种类很多,有序养的,仅就酶作用而言,通风度好有利于酶氧化作用,通风度不好,主要靠厌氧酶作用,另外在内分解过程中原子核反应起多少作用,是否起作用尚待研究。
因此存茶室通风与否关键受存储目标的决定。如果想要得到越沉越香的茶则茶仓要密闭。如果不追求越陈越香,只追求变化速度和红汤则可以通风存茶,甚至加湿存茶。如果要追求古树茶、山头茶的独特风味,存茶则一定要密闭,保住香气才能保住个山头的特征和山韵。古树茶、山头茶用通风保存方式保存几年后会特征尽失,一二十年后与台地茶差异会很小。另外同样台地茶密封保存也会越沉越香,只是香型和香的程度不如古树茶。